蒲剧 第二章(6 / 7)
靠长途贩运已走到尽头了。”秦君杰深知弟弟的压力,但喜好在官场上混的他并不想将心思全花在经营上。
他劝说道:“咱弟兄一个商一个官不正好么?我把心思花在和官打交道上,多探探路子。”秦君杰呷了口茶说:“还有个事,就是办小学堂。一来是秦家的娃都大了,不上学不行。二来乡民不教化不行,净走斜路,雷哼哼能拉起滩匪队伍就证明这个事不能马虎。”秦君民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就知道,日本之所以国力增强,有一点就是国内建立了大量的公办学校,国民素质普遍得到提升。而自汾水书院关闭之后,庙后村就没有一个像样的学堂了。他答应说:“行吧,我看地点就选在娘娘庙里面,让马连举先给娃娃们讲一讲,
完了我再从县城寻个算学的先生。”秦君杰觉得弟弟比他想得周到,便答应明天让人先去收拾地方,他再去请马连举。
两人议完事,秦君民正要走,秦君杰拉住他说:“我听咱娘说要给你纳个妾?嫌你日本媳妇一直没有生养。”秦君民叹了口气说:“咱娘就惯着老三,老三说不下媳妇,就拿我做挡箭牌,明里是给我娶妾,实际上是给老三娶媳妇,这事你可千万不能问。”“这不是把人家娃给害了么?”秦君杰听完摇摇头起身走了,留下秦君民一个人在屋里对着煤油灯发呆。火苗突然跳了几下,光线暗了下来,秦君民的面部表情正好藏在灯影里,没人能看出他的喜悲。他将身子整个陷入并不喜欢的太师椅里,望着深邃的屋顶。秦君民并不喜欢这个到处散发着陈旧气息的高墙大院,不喜欢院里的雕梁画栋,不喜欢这样毫无生气的日子。从记事起,秦君民就知道母亲喜欢自作主张,不喜欢他们兄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都试图抗争,惹母亲生气。但每次抗争过后,都会被父亲严厉呵斥,然后低头向母亲认错。母亲的娘家是平阳府大户人家,两个堂弟一个在阎锡山部队里做事,一个在省里的医学传习所教书,都是有头脸的人物。秦君民其实更喜欢在省城生活,他从国立第三大学毕业后,家里自费让他去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学法学,留学期间认识了房东的女儿奈绪理惠。
理惠是早稻田大学商学院学生,她被秦君民的才华和俊朗外表所吸引,主动和他交往。毕业后理惠不顾父母阻拦,跟随秦君民回到中国。
两人从日本乘船出发,经过天津回到山西,路上走了半个多月。秦君民娶了一个外国媳妇的消息在汾阴十里八村引起了轰动,他们回村当天好多人跑来看热闹,将秦家大院的高门楼挤得水泄不通。
秦君民本想在村里待上一段时间,然后带理惠去省城,和大学同学成立律师公会。当他和母亲辞行时,母亲却阻止了他,劝道:“家里的大小事你爹都不过问,这些年一直是我在操心,现在两个人岁数大了,想管也管不动了。你大哥一门心思想在官场上混,老三腿又是残疾,家里的事你不管谁管?”秦君民再三争取却拗不过母亲,即便是退一步到省城去负责秦家的分号母亲也不答应。
秦君民并不喜欢生意上的事,同时觉得眼下只有开办实业才是出路,秦家祖辈靠贩运维持的商业帝国已走入了死胡同。此次母亲和他说了借娶妾给弟弟娶媳妇的事,秦君民坚决反对,他说:“秦家从来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没必要靠欺骗来娶个媳妇。”母亲说:“你这几年不在家,不晓得老三的名声在十里八村有多臭,咱家再有钱,也要娶个门当户对的,条件一样的谁愿意把女子往火坑里推?再说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