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 第四章(1 / 6)
四
进入腊月,日子便快到来不及数,转眼间就到了腊月二十八。秦家里里外外张灯结彩,上上下下喜气洋洋。过年的气氛和娶亲的氛围叠加在一起,秦家更显得热闹非凡,红色的宫灯一直从大院门口延伸到各个四合院内。
院里的人个个都像要当新郎官一样,脸上洋溢着笑。
他们从小年就开始忙碌上了,擦拭着每个窗台,清扫着每个巷道,装点着每个转角。尤其是秦家祠堂,喜庆中不失肃穆,红色的蜡烛在幽暗的享堂中发出淡淡的光亮。秦家先人的供桌上摆放着四碟八碗,香炉里的香燃烧着,香灰时不时随风掉落,四处飞扬。
杨氏让李管家给下人每人赏一块大洋,这对于穷苦人来说不亚于过年捡了个元宝,别提多高兴了,有人已开始盘算着趁县城逢集时给媳妇扯块布,一家人都能做件新衣裳。
不过李管家交代他们:不管什么人问,只管说是三少爷要娶媳妇了,因腿脚不便迎亲,二少爷代劳。
秦君青住的东院也是一座三进式四合院,院后边是一个小花园,和西院相通。平日里他总喜欢和一些狐朋狗友在小花园里猜拳喝酒,乌烟瘴气。好在是离秦老爷的北院较远,父母眼不见心不烦。
今天秦君青的院子除了挂满宫灯外,还比别的院子多了些彩带。就连他的卧室,床头也挂上了红丝绸拉花,簇新的红绸缎被子铺满了床。
母亲杨氏一早就让人来叫秦君青,下人四处找寻却不见踪影。直到秦君民的迎亲队伍要出发了,杨氏也没能和秦君青说明情况。
秦君民骑着高头大马,头戴插花礼帽,上身穿红色丝绸长马褂,足蹬日本留洋时的锃亮黑皮鞋。肩上斜挎用红绸布盘好的花红,人显得非常精神。
唢呐吹奏完毕,开始放铳,每一个铳可放三响。铳声震耳欲聋,声音响彻云霄。铳声毕,唢呐声再次响起。迎亲队伍出发了,走在最前面的是秦君杰的小儿子鸿业,他挑着一个小扁担,扁担一头是一只卧在竹笼里的公鸡,另一头是一个银酒壶,上面绑着一棵葱。如果是一般人家娶亲,唢呐班子只有四人:一个鼓手,一个打镲,两个吹唢呐。而秦家就不一样了,九人组成的唢呐班子,六人吹唢呐,一人敲鼓,一人打镲,一人敲锣。
从秦家大院出来,唢呐声此起彼伏,一路不停歇。四匹枣红色马相跟着往前走。放铳手时不时连放三响。迎亲队伍绕着庙后村主要巷道走了一圈,在即将出村的十字路口,被一群看热闹的村人拦住了,要求唢呐班子吹奏一曲。这是汾阴县的一种风俗,但凡娶亲或者办丧,如果有人拦,乐人班子一定要吹奏一曲,展示主家的好人缘。
唢呐班子摆开架势,在一阵急促鼓声中,一曲《张良归山》响起。鼓、镲、锣三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时而急促、时而舒缓,乐器手摆出一副互相挑逗的姿势,场面非常热闹,引得围观路人纷纷叫好。
枣红马早已见惯了这样的热闹场面,即便是放铳声震天响,它也只是轻微摆动脑袋。秦君民坐在马鞍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