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新线索指向旧地(2 / 3)

加入书签

验箱中取出那件作战服袖口样本。“质谱分析结果出来了。银灰色碎屑含有镍、铬、钼合金成分,属于耐高温不锈钢。这种材料常用于工业档案柜的承重部件。而铁锈中的硫化物比例异常高,说明长期处于潮湿、密闭环境——比如地下管道附近的储物间。”

    “船厂的档案室,就在东区地下一层。”郑宇轩说。

    “如果纸条曾存放在K-6柜,又被转移到船厂某个密闭空间,那它可能不是泄露源头,而是转移物证的载体。”

    郑宇轩摩挲着钢笔底部的刻印。“孙强不怕我们查他。他怕我们查谁帮他查我们。”

    林悦抬眼看他。“你打算怎么办?”

    “重启船厂调查。”

    “没有上级批准,你进不去。”

    “我不需要批准。”他将卷宗放回原位,锁好抽屉。“我以复查旧案物证的名义申请临时勘查,用重案组组长权限直接调派。”

    “赵亮会同意?”

    “他会。”

    赵亮在办公室等他。桌上摊着打印页,上面是三次“K6”标记的非公开调度记录。他抬头,声音压得很低:“技术组确认了屏蔽车的巡检路线。它昨天出现在后勤车辆日常巡检路径上,停留十四分钟。那条路,只有持内部通行码才能进入。”

    郑宇轩将钢笔放在桌上,翻转笔身,露出底部刻印。他又打开平板,显示档案单上的“K”形标记对比图。

    赵亮盯着看了许久,喉结动了一下。“你是说,K6不是人名,是……一个系统?”

    “是一个节点。”郑宇轩说,“一个能访问我们行动部署、修改调度记录、甚至操控监控屏蔽的节点。它藏在我们以为已经清理干净的地方。”

    “可船厂早就查过了。”

    “我们查的是藏人,不是藏线索。”郑宇轩收起平板,“现在我们知道,纸条来自警局档案柜,却出现在B7支管。中间环节只有一个地方能承接——三年前被关闭的船厂地下档案室。那里没被彻底搜查,因为当时我们认为,孙强只是个走私团伙头目。”

    赵亮手指敲击桌面,节奏缓慢。“如果K6是内部节点,那你去船厂,等于直接踩进对方视线。”

    “所以我不会带队伍。”郑宇轩拿起钢笔,递向林悦,“你先保管它。”

    林悦接过,没说话,转身走向法医室。她将钢笔插入解剖台旁的笔筒,正对抽屉压条。笔身倾斜的角度,恰好让底部刻印朝向光源。

    郑宇轩穿上战术外套,拉链拉到胸口。他看了眼时间:上午10:48。

    报废船厂位于城东工业废区,距警局三十七分钟车程。他独自驾车,未开启警灯。导航显示前方道路施工,他提前拐入辅路。后视镜中,一辆市政洒水车缓缓跟行,车尾喷口滴着水,在路面留下断续湿痕。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