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破解阻拦寻真相(1 / 3)

加入书签

    钢笔底部的斜向划痕在台灯下泛着冷光,郑宇轩用镊子夹起一片从战术裤内袋取出的灰白色粉末,轻轻撒在玻璃载片上。他将载片插入显微镜,调焦旋钮发出细微的咔哒声。划痕走向与粉末边缘的熔融痕迹同时映入眼帘——两者曲率一致,像是同一金属边缘在不同介质上留下的印记。

    他拉开抽屉,取出车库监控的离线存储卡,插入读卡器。画面跳转至他返回警局时的影像:工程车停在三百米外,他下车检查右后轮胎,外套搭在车窗边缘,钢笔从内袋露出半截。镜头里,一名维修工模样的人推着工具车经过,左手扶住车窗框借力,右手袖口扫过外套内衬。时间是15:43,他尚未进入电梯。

    郑宇轩截取该帧画面,放大维修工右手动作。对方小指末端缺失一节,与船厂拦截者特征吻合。他调出市政车辆日志,输入工程车出现的两个出口坐标与时间点,系统生成闭合轨迹环。这不是巡逻路线,是定点监控链。

    他拨通赵亮电话,声音压得很低:“调B7区域昨晚所有进出记录,重点查无工单的维修作业。”电话那头传来键盘敲击声。“有两组人登记过,一组是夜班保洁,另一组……”赵亮停顿一秒,“工程部报备的线路检测,但工单编号不在备案库里。”

    “把登记人信息发我。”郑宇轩挂断,转头看向办公桌另一侧的记录仪。他拆开外壳,取出存储芯片,插入读卡器。视频回放至三人手势指令——掌心向上两次,横切脖颈。他逐帧暂停,测量手势角度与持续时间,随后打开战术手册电子版,翻至非制式通讯手势章节。屏幕上,对应条目显示:“驱离目标,保留追踪标记,避免接触性冲突。”

    林悦推门进来时,郑宇轩正将一段频谱分析图放大。她递过一份打印报告:“喷雾残留含镱-171,激发波长在874纳米区间。这种标记液通常用于地下货运系统的自动识别,喷涂后可通过远程扫描读取编码。”

    “他们不是要销毁证据。”郑宇轩指着屏幕,“是想让我们带走被标记的假线索,后续任何接触该物证的设备都会暴露位置。”

    林悦点头:“质谱仪检测到涂层下有微量纤维素,可能是原始文件的碎屑,被高温喷雾部分碳化。”

    “原始证据没被完全清除。”郑宇轩起身,“我们得再进一次船厂,这次不带任何电子设备。”

    赵亮在保密会议室等他们。郑宇轩摊开厂区平面图,手指点在档案室位置:“通风井爬梯承重不足,不能多人同时攀爬。我从顶部平台进入,你们在厂区外围接应。”他将三台机械式记录仪分发出去,“所有证物用屏蔽袋封装,进出路线避开上次路径。”

    “对方已经布了信号源。”赵亮皱眉,“我们怎么保证不被发现?”

    “他们以为我们会用电子设备搜索标记液。”郑宇轩拿起一支手摇式频闪灯,“我们不用光谱扫描,用气流反向追踪。喷雾需要干燥时间,刚处理完的区域空气湿度会短暂升高。我带温湿度试纸,沿通风口逆向排查。”

    凌晨三点十七分,郑宇轩蹲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