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跨国协作遇难题(2 / 3)
sp; “我们不要求立即共享。”郑宇轩语气未变,“只要确认鸿远物流的注销流程记录,是否有异常操作痕迹。”
“这仍需司法部备案。”柬方代表合上笔记本,“我们会进行核查,结果将在程序允许范围内反馈。”
会议结束。连接断开前,郑宇轩注意到对方技术员向翻译低语了一句,嘴唇动作清晰:“TRANSIT-7……去年湄公河那个案子?”
他没动声色。
回到视频室,他调出会议录音,逐帧回放那句低语。确认口型后,立即通知林悦:“查东南亚近五年人口走私案,关键词‘幽灵货舱’、‘金边破获’、‘2022年’。”
半小时后,资料传回。2022年6月,金边警方破获一起伪装成冷链运输的人口贩卖案,主犯利用废弃货舱转运偷渡人员,代号“幽灵舱”。其中一处中转点编号为“TRANSIT-7”,位置与鸿远物流A7栋仅隔三百米。
郑宇轩让林悦整理简报,剔除敏感推论,仅列事实:时间重合、地点邻近、编号模式一致、技术手段相似。文档末尾未提要求,只加了一句:“此类模式若重复出现,可能意味着系统性漏洞未被修补。”
简报通过外事组非正式渠道发送,标注为“参考信息”。
当晚九点四十二分,郑宇轩独自留在办公室。电脑屏幕停在柬方回复的邮件页面:“贵方信息已收悉,将按程序处理。”光标在行末闪烁,未再更新。
赵亮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两杯热茶。他把一杯放在桌角:“他们真会查吗?”
郑宇轩没有碰茶。他右手夹着钢笔,缓慢转动,笔底的“K”印痕在桌面划出浅痕。窗外城市灯火稀疏,远处高架桥上的车流断续亮起又熄灭。
“他们怕的不是我们。”他声音很轻,“是同样的事再发生一次。”
赵亮没接话,站在窗边看了会儿夜色。他的影子投在墙上,随着空调出风口的摆动微微晃动。
郑宇轩合上笔记本,钢笔仍夹在指间。他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在“鸿远物流”下方写下“幽灵货舱案”五个字。笔尖划过白板,发出短促的摩擦声。
赵亮忽然开口:“林悦说,质谱仪今天又检出一批新样本,来自船厂通风井内壁。成分和上次的标记喷雾不一样。”
“什么成分?”
“含锌氧化物,混合聚丙烯微粒。她怀疑是某种密封涂层的脱落物,来源可能是运输容器内壁。”
郑宇轩停下笔。他盯着白板上的字,片刻后转身,从抽屉取出一张旧港口布局图。这是孙强早年供职的航运公司资料,多年前归档,无人调阅。
他用红笔圈出马德望港的三个冷藏仓区,每个都标有“T-”前缀。然后在旁边空白处写下“TRANSIT-7”。
赵亮看着他:“你怀疑孙强用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