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证据整理遇难题(2 / 3)

加入书签

   林悦接过残页,用紫外灯扫过切口。隐现的点划符号在纸上浮现。她默念节奏,笔尖在便签上写下:**三七二,北纬三十七度二分**。

    “坐标?”赵亮问。

    “不像。”郑宇轩摇头,“更像编号。”

    会议室里,投影仪将冷冻舱七层划痕的三维图投在墙上。每道划痕的深度、角度都被标注出来。第七层背面那道最深,起始点位于右下角,收尾时有明显拖拽痕迹。

    “孩子被抱走的时间。”林悦指着数据流,“划痕出现在救援前十七分钟,与GPS删除记录的时间段吻合。”

    技侦员调出船载系统日志。航线图上,渔丰8号曾在凌晨两点十七分偏离原定路径,向东南方向行驶了三十四分钟,期间所有外部信号中断。

    “够转移三个人。”赵亮低声说。

    郑宇轩盯着划痕方向,忽然问:“抓痕是向内的,还是向外的?”

    “向外。”林悦调出显微图像,“指甲发力方向朝舱外,说明孩子清醒,试图挣脱。”

    “那就不是被动转移。”他站起身,“是有人强行打开舱体,把人带走了。”

    救助站送来的衣物堆在检验台上。四件婴儿襁褓,丝绸材质,全被漂白剂浸泡过,表面无细胞残留。林悦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逐寸扫描,纤维断面突然显出几根极细的绒毛。

    “胎毛。”她调整焦距,“夹在双层织物中间,没被化学处理破坏。”

    DNA提取开始后,郑宇轩走到衣物标签前。普通涤纶标签,但边缘有轻微凸起。他取出紫外灯,轻轻一照——一行细小编号浮现:**MV-LX9**。

    “货轮编号。”赵亮立刻查库,“没有登记信息,但前缀MV常见于走私船。”

    “不是注册编号。”林悦从实验室出来,“是内部代号。十年前那起案子,缴获的三艘船,编号都是MV开头。”

    郑宇轩把钢笔搁在桌上,笔帽轻响。现有证据能锁定孙强团伙的运作模式,但缺了最关键的链条——婴儿转运的完整路径。账本残页破译出三个地点,全是境内中转站,可没有国际通道的痕迹。

    “申请国际刑警协助。”赵亮说,“至少能查境外资金流向。”

    审批流程要四十八小时。郑宇轩盯着投影上的划痕图,忽然开口:“先查北纬三十七度二分对应的仓库。”

    “没搜查令。”

    “用技侦备案的紧急行动权限。”

    赵亮没再问,转身去准备装备。两小时后,突击队抵达城郊冷链仓库。七号集装箱门缝贴着温控贴纸,显示内部恒温零下十八度。林悦遥控机器人伸入采样管,空气检测结果跳出:*****,浓度0.3mg/m**。

    “镇定剂。”她皱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