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月7日1(3 / 4)

加入书签

到新加坡的,很多来到新加坡的农民工是通过严格的考试合格才进来的,中国农民最大的长处就是勤劳和吃苦,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这两样长处似乎没有干不成的事。

在多少年的积累和实践中,很多的农民工早已在行业范围内练就了一手精湛的技艺。

如果用探求人类良知的眼光去公平的看待问题,农民工除了需要得到社会的同情和关注之外,很多的行业如果离开了农民工,很快就处于瘫痪的状态,农民工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他们得到的回报却是最少的,受到社会的歧视是最多的。

这与他们的身份是农民有关。

在这里年龄最大的农民工就数冯天保,他的大儿子跟这里大多数人的年龄差不多,并不是这里大多数人的年龄都很年轻,主要是冯天保结婚的年龄比这些人都早,在这里年龄较小的还没有充足的实力找到另一半的时候,冯天保的二小子已经出生了。

这也是他做男人感到最值得自豪的事,我那娘儿们是一分没花自己找上门来的。

至于他说的是不是真的?他的身上到底有什么让女人值得吸引的地方?还有他的娘们儿到底是个啥样的女人?这里没有一个人知道他的底细,不过人尽皆知他是有来头的,论年龄,他比傅铭宇的年龄还要大七八岁,如果没有一定的关系,像她这样的年龄早已不再适合这个行业的用工标准了。

正因为他在十五六年前离开农村来到dd公司就跟着傅铭宇干活,傅铭宇那时候刚刚从电力学院毕业分配到dd公司。

如果不是听说傅铭宇是dd公司新加坡的项目经理,他已打算在家乐守田园安度晚年了。

来到新加坡傅铭宇安排他管理工程场地的氧气、乙炔。

实际在这之前傅铭宇已经有三四年没有见到冯天保了。

两个人见了面第一句话的相互问候是,

“你怎么变得这样的胖?”

“你的头怎么白的这样的多?”

再接着相互的回答是,

“坦然的生活过得久了,就容易使人胖。”

“操心越多,头就越容易变白。”

再接着回答的是,

“人,吃苦受累惯了,离开吃苦受累未必是什么好事?面对着再好的食物胃口都失去了兴趣。

反倒吃点东西就容易身体胖。”

“习惯操劳的人,如果不干点事业好像对生存就失去了意义。”

两个人的话虽然听上去很简单,但是各自都有种心里的苦衷,一种是幸福里的烦恼,一种是操劳里的幸福。

傅铭宇已经记不起上次冯天保是什么时候离开dd公司的。

不过冯天保记得很清楚。

“咱们已经三年零两个月没有见面了,如果不是有这次的机会也许咱们再也见不到面了。

我真的需要出来锻炼锻炼了,现在的农村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农村了,春种、夏耘、秋收都让机器把活干了。

人闲下来也不是啥好事,吃得少,容易胖,还多病。”

人们对于冯天保多一分敬重的原因不是因为他的年龄是这里最大的,在dd公司员工欺负农民工的时候他是唯一敢于站出来顶撞他们的人,再就是他对那些来自城里的dd公司员工的告诫使他们再也无话可说。

“农民工怎么了,哪一个农民工不比你们干得多,你们会的手艺哪个农民工比你们差。

农民工唯一不如你们的就是从小没在城里长大,生活的环境不如你们好,如果他们生在你们那样的环境里,也许人生就是另一种样子。

也许你们已经忘记了,但是你们的爹妈一定记得清清楚楚。

那时候国家一度给有城镇户口的人享有吃国家粮的待遇,就凭着跟自己的爹妈沾光出生是城镇人口的,没有一寸耕地,不种一粒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