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月8日二(6 / 9)

加入书签

公司主管跟技术组照常上班。

早会都不开,就去了同仁医院,主治医师廖兴邦见到傅铭宇总是第一时间把阿布的状况汇报给他。

这是一个在中国医学界很有影响的医学外科专家,这里国立同仁医院花重金把他跟几个在国内医学领域很有影响的专家聘请了过来,医院实力明显得到高升。

“患者(阿布)腿部上的骨折已经算不得问题,用不了多久就会治愈的。

问题是出现在他的腰部,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和影像观察,腰部组织经过手术和疗养还有治愈的可能,是不会出现瘫痪的。

只是这样对于医院医生的压力和北星带来的花费都很大。”

这个来自中国南方大城个子比傅铭宇稍高的男医生,右手拿着一张x光影像跟傅铭宇讲解患者腰部损伤的情况。

他的热心不能不说同是中国人处处都相互照料。

除了相信有丰富经验廖医生的话,傅铭宇没有别的办法。

“有几成治愈的把握。”

“至少九成。”

“真有这么大的把握?”

傅铭宇接着说,“只要北星公司的医疗费到位,患者就有像健康人一样出院的可能。”

“同样情况的患者在国内我已经治愈过好多例了,他的状况甚至比我治愈过的最严重的患者还要好得多。

只是治疗的费用是非常高。”

“至少花费多少?”

“至少要过百万,我是说人民币,甚至更高。

如果说患者具备手术的条件,转院到中国,花费要少一些,主要是这里的气候对患者术后恢复很不利。”

傅铭宇听到廖医生的说法,心情顿时变得很是沉重,至少过百万,这里的工程即使保证质量和工期,处处精打细算又能有几个百万的利润。

稍有不慎几百号的人白忙活不说,还要出现严重亏损。

那样对于北星来说日子就更难过了。

“傅经理,患者的家属要求跟您说话。”

翻译张雨涵来到他的身边跟他说。

尽管晚上早已经下班了,傅铭宇还没有离开医院,坐在阿布病床旁边的椅子上,阿布的右腿裹着厚厚的石膏,躺在病床上的黑小子一动不动,似睡非睡的痛苦表情让这个本来难看的家伙又多了几分可怜。

“患者家属这么快都来了?”

“没有,是他们在印度走了很远的路,才找到了一个能视频通话的地方。”

傅铭宇从张雨涵手里接过了手机,那边的人每说一句话张雨涵跟着翻译一句。

是阿布的母亲和哥哥,从他母亲的长相不难知道阿布为什么会长的那样的黑,完全是得到他母亲的遗传。

他的哥哥长得比阿布还要丑,大鼻子,小眼睛,小个头。

尽管他们尽量都是用英语,还是免不了时有夹杂着印度语和地方土话,通话信号极差,有时张雨涵不得不让他们把刚刚说过的话,再用英语重述一遍。

也许阿布的母亲看到了这个对她孩子治疗说的算的中国人,就坐在了她儿子的病床边。

提出要求,要跟他单独谈谈。

傅铭宇曾经把一个去过印度的人,给他讲的一件事当成了笑话。

当他跟阿布的母亲和哥哥谈完以后,确信那个人说的不再是一个故事,是真实存在的。

说在印度某些地方,如果一个人犯了故意伤害罪,即使致人死亡,犯罪嫌疑人只要给受害者家属一头犍牛就有可能免于法律的起诉,法律也不再追究。

让傅铭宇没有想到的是,阿布的母亲跟哥哥提出的意见,跟要一头犍牛的说法没有多大差别,他们的意见是,不要再把治疗费用浪费在给阿布的救治上。

希望北星公司能给他们一笔一次性的补偿金,他们就会把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