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48(3 / 4)

加入书签

nbsp; 亲子课结束后,小男孩拿着自己做的“小亚当”陶坯,开心地对爸爸妈妈说:“我也要像神创造一样,以后做更多好看的陶瓷!”看着孩子眼里的光,林砚和沈舟相视一笑,心里满是欣慰。

    他们还一起发起了“陶瓷传情”活动,把学员们做的陶瓷作品送给养老院的老人和山区的孩子。有一次,他们带着一批刻有经文的陶瓷杯子去山区小学,孩子们拿着杯子,兴奋地互相展示:“你看,我的杯子上有‘安息日’三个字!”“我的杯子上有小太阳!”

    校长拉着他们的手,感激地说:“谢谢你们,这些杯子不仅好看,还让孩子们知道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你们用陶瓷传递的爱,比任何礼物都珍贵。”

    离开小学时,沈舟轻声说:“神照着自己的样式造人,又赐福给我们,就是要让我们把这份爱和真理传递下去。就像我们做的陶瓷,从泥土到成品,要经过很多工序;爱与真理的传递,也要我们一步一步去做,去影响更多人。”

    林砚靠在他的肩膀上,看着车窗外掠过的田野,心里满是幸福:“以后,我们还要做更多有意义的陶瓷,把神的恩典,用这种最朴素的方式,传给更多人。”

    第四章尘土里的永恒,如气息相传

    又过了两年,林砚和沈舟的“拾光”陶艺工作室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信仰与艺术空间”。他们不仅开设了陶艺课,还定期举办“安息日分享会”,邀请大家一起读经、品茶,用陶瓷作品分享自己的故事。工作室的墙上,挂着他们一起做的“创世记系列”陶瓷——有刻着“尘土造人”的陶板,有绘着“第七日安息”的瓷盘,还有捏成亚当夏娃小像的陶偶。

    有一天,沈舟在工作室的后院,用他们第一次一起揉过的那块陶土,做了两个小小的戒指坯。他把林砚叫到窑火旁,打开刚冷却的窑门,拿出那对素烧的陶戒——上面没有华丽的装饰,只刻着彼此的名字,还有一行小小的“尘土与气息”。

    “林砚,”沈舟单膝跪地,手里拿着那对陶戒,眼神里满是温柔,“从我们在陶土边相遇,到一起烧窑、开课,一起用陶瓷传递爱,我越来越明白,神用尘土造人,吹入气息,是要让我们彼此相伴,成为对方的‘生气’。你愿意嫁给我吗?以后,我们一起守着这个工作室,一起做更多有温度的陶瓷,一起把‘创造’的恩典传给我们的孩子,让他们也知道,自己是神照着他的样式所造,是带着使命来到这个世界的。”

    林砚的眼泪突然掉了下来,她用力点头,伸出手让他把陶戒戴在无名指上。素烧的陶土贴着皮肤,带着窑火的余温,比任何钻戒都让她心动。“我愿意,”她抱住沈舟,声音带着哽咽,“沈舟,谢谢你让我明白,人类的繁衍,不仅是生命的延续,更是爱与真理的传承——我们会像神赐福安息日一样,把家经营成充满恩典的地方,让我们的孩子,也能在尘土与气息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使命。”

    后来,林砚和沈舟有了一对儿女,儿子叫沈尘,女儿叫林息,寓意着“来自尘土,归于安息”。每天清晨,他们会带着孩子在工作室里揉泥,教他们认识泥土的纹理;每个安息日,他们会一家人坐在窑火旁,读《创世记》里的故事,听沈舟讲陶瓷的烧制过程,听林砚讲经文里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