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50(2 / 4)

加入书签

头,眼底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我祖父在日记里写,那场火灾不是意外,是有人故意纵火。当时他正在教堂里准备安息日的仪式,突然听到有人喊‘着火了’,他第一时间冲进藏经阁,救出了这本《圣经》。”他顿了顿,翻到日记的某一页,“你看这里,他写‘神在火中说话,不是愤怒,是提醒。提醒我们记住圣日的赐福,记住自己是谁的子民’。”

    苏晚接过日记,仔细读着那些娟秀的字迹,仿佛能看到七十年前,那位老牧师在火海中抱着《圣经》,坚定前行的身影。“那他有没有说,纵火的人是谁?为什么要这么做?”

    陆承砚摇摇头:“日记里只写了这些,后面的几页被撕掉了。我问过家里的长辈,他们都说祖父从那以后,就很少提起那场火灾,只是每年安息日,都会带着这本《圣经》去教堂遗址,静坐一整天。”

    苏晚看着桌上的《圣经》,突然想起《出埃及记》里的句子:“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她抬头看向陆承砚:“或许,我们可以去教堂遗址看看,说不定能找到更多线索。”

    周日清晨,两人来到城郊的教堂遗址。如今这里只剩下断壁残垣,荒草在石缝中肆意生长,唯有那块刻着“圣日安息”的石碑,还顽强地立在原地。陆承砚蹲下身,轻轻擦拭石碑上的灰尘,突然,他的手指顿了顿——石碑背面,刻着几行细小的字:“愚昧无知的民哪,你们这样报答耶和华吗?他岂不是你的父,将你买来的吗?”

    “是《申命记》第三十二章的句子!”苏晚惊喜地喊道,“你祖父一定是想通过这些,告诉我们什么。”

    陆承砚站起身,看着石碑上的字,若有所思:“我祖父曾说,那场火灾后,很多人开始怀疑信仰,甚至放弃了安息日的传统。他刻下这句话,或许是想提醒大家,不要忘记上帝的恩典,不要忘记自己的根源。”

    阳光洒在断壁残垣上,给古老的石头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苏晚看着陆承砚专注的侧脸,心里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情愫。她发现,和陆承砚一起探寻这些秘密的日子,就像安息日一样,让她感到宁静而安心。

    第三章火中的真相与心的靠近

    为了找到更多关于火灾的线索,陆承砚带着苏晚去了市图书馆的古籍部。在一堆尘封的旧报纸里,他们终于找到了关于那场火灾的报道。

    报道里说,1948年的那个安息日,教堂突然起火,消防员赶到时,藏经阁已经被烧毁大半。有目击者称,火灾发生前,看到几个陌生男子在教堂附近徘徊,形迹可疑。而更让人意外的是,报道的末尾提到,老牧师陆敬之在火灾后,收养了一个父母双亡的小女孩,给她取名叫陆念安。

    “陆念安……”陆承砚喃喃自语,“我小时候听祖母说过,我有一个从未谋面的姑姑,就叫陆念安,后来去了国外,再也没有回来。”

    苏晚看着报道,心里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会不会,这场火灾和你姑姑的父母有关?你祖父收养她,是不是因为知道什么隐情?”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