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52(2 / 4)

加入书签

  “又在想那些质疑的话?”林知夏递给他一杯热可可,在他身边坐下。

    顾时衍接过杯子,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却暖不透心里的寒凉:“他们说我执着于‘造物主创造天地’是愚昧,说星辰的运行只是物理规律,和‘神’无关。我看着那些精准的星轨数据,有时候也会怀疑,是不是我真的错了?”他翻开书,指着《约伯记》第十章的句子,“就像经文中说的‘你手所造的,你又欺压,又藐视’,有时候我会想,若造物主真的存在,为什么要让我们在质疑中挣扎?”

    林知夏沉默了片刻,起身走到观测台边,打开了穹顶的模拟星空。猎户座的星云在黑暗中缓缓旋转,昴星团像一团朦胧的雾气,美得让人窒息。“你看,”她指着那些星辰,“古人没有精密的仪器,却能准确记录下星辰的位置;我们有了卫星和计算机,能算出星轨的每一个细节,可这难道不是更印证了‘创造’的奇妙吗?就像《尼希米记》里说的‘你造了天和天上的天,并天上的万象’,这些规律不是偶然,是造物主的设计。”

    她顿了顿,从包里拿出外婆的旧信,递给顾时衍:“我外婆生前是牧师,她在信里告诉我,人总会在困境中质疑,但只要抬头看看星空,就会知道,造物主从未离开。那些质疑的声音,不是为了让我们放弃信仰,是为了让我们更坚定地去寻找答案。”

    顾时衍读完信,抬头看向模拟星空。昴星团的光芒落在他的眼底,像是驱散了积压已久的阴霾。他突然想起自己最初研究神学的初心——不是为了证明什么,是为了感受造物主创造的奇妙,是为了在辽阔的苍穹下,找到自己的位置。

    “谢谢你,知夏。”顾时衍合上信,眼底重新有了光芒,“我好像明白了,质疑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质疑中迷失自己。就像星辰再远,也有自己的轨道,我们只要守住初心,就不会迷路。”

    第三章见证与苍穹的回应

    为了回应那些质疑,顾时衍决定举办一场“星空与创造”的公益讲座,结合星象观测与《圣经》经文,分享他对“创造”的理解。林知夏主动帮他整理资料,他们一起去图书馆查阅古籍,一起在天文馆调试观测设备,一起排练讲座的每一个细节。

    讲座那天,天文馆的观测厅坐满了人,有学生,有学者,也有像他们一样对星空与信仰感兴趣的人。顾时衍站在台上,身后是巨大的星空投影,他指着北斗七星,轻声念道:“《约伯记》第九章说‘他造北斗、参星、昴星,并南方的密宫’。古人用北斗辨别方向,用昴星判断季节,这些星辰,就像造物主埋下的路标,指引我们认识他的创造。”

    他一边讲解星象的运行规律,一边引用《历代志》《尼希米记》里的经文,从“惟独耶和华创造诸天”,到“这一切都是你所保存的”,每一句话都带着真诚与敬畏。台下的人听得入神,偶尔有人提出质疑,顾时衍也耐心地解答,用数据与经文,回应每一个疑问。

    讲座过半时,观测厅的穹顶缓缓打开,真实的星空映入眼帘。那晚的星空格外清澈,猎户座的腰带三星清晰可见,昴星团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蓝光。顾时衍走到观测台边,对台下的人说:“请大家抬头看看这片星空。它已经存在了亿万年,每一颗星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