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57(2 / 4)

加入书签

bsp;  “又在为古籍里的疑问烦恼?”沈砚舟的声音突然响起,他手里拿着两杯热可可,将其中一杯递给林知夏,“刚从天文台过来,顺便带了最新的星轨数据,你看这猎户座的运行轨迹,千年间误差不超过0.1度,这就是造物主定的‘界限’。”

    林知夏接过热可可,将日记递给他:“你看这位传教士的困惑,我也常有同感。《约伯记》问‘谁将智慧放在怀中?谁将聪明赐于心内?’,可若智慧是天赐的,为什么有人会用它伤害别人?”

    沈砚舟读完日记,沉默了片刻,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天空。雨后的天空格外澄澈,几朵白云慢悠悠地飘着,像是在遵循着某种无形的轨迹。“我去年在非洲观测日全食时,遇到过一个部落老人。”他的声音带着回忆的温度,“他告诉我,太阳有升有落,是界限;雨水有丰有枯,也是界限。人类的智慧,不是突破界限,是在界限里学会‘选择’——选择用智慧守护,还是用智慧破坏。”

    他转头看向林知夏,眼底带着坚定的温柔:“就像这怀表,它的指针永远不会超出表盘的界限,却能准确记录时间;就像《诗篇》说的‘地和其中所充满的,都属耶和华’,造物主给了我们智慧,也给了我们‘选择善’的自由。那位传教士的困惑,其实是答案——正因为智慧来自神,我们才更要珍惜,用它传扬荣耀,而非制造伤害。”

    林知夏看着沈砚舟专注的侧脸,看着他手中的星轨数据,心里的困惑渐渐散去。她想起日记里传教士的挣扎,想起怀表上精准的星宿边界,突然明白,“界限”不是束缚,是守护;“智慧”不是工具,是选择——而上帝让她遇见沈砚舟,就是为了让她在叩问中,看清这份“选择”的意义。

    第三章荣光与界限的见证

    为了让更多人理解“界限”与“荣光”的意义,林知夏和沈砚舟一起策划了一场“星象与经文”公益展。林知夏负责整理古籍中的星象记载与经文,将《约伯记》的“为它定界限”、《诗篇》的“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等句子,用书法的形式写在宣纸上;沈砚舟则负责展示天文台的星轨数据、陨石样本,还有那座刻着星宿的怀表,让人们在科学与信仰的碰撞中,感受造物主的奇妙。

    开展那天,展厅里挤满了人——有天文爱好者,有宗教信徒,有带着孩子的家长,还有不少学生。大家围着怀表驻足,听沈砚舟讲解它与地球自转的关联;看着书法作品沉思,听林知夏讲述经文背后的故事。

    一个穿着校服的女孩,站在“谁将智慧放在怀中”的书法前,轻声问道:“姐姐,那我该怎么知道,我的选择是对的呢?我成绩不好,总觉得自己没有智慧。”

    林知夏蹲下身,握住女孩的手,指着展厅里的星图:“你看这北斗七星,每一颗星都有自己的位置,有的亮,有的暗,却共同组成了指引方向的星座。《诗篇》说‘你陈设的月亮星宿’,上帝创造的每一颗星都有意义,就像他创造的每一个人都有价值。成绩不是智慧的全部,选择善良,选择帮助别人,这才是最珍贵的智慧。”

    沈砚舟走到她们身边,补充道:“我祖父曾说,他观测星空时,最震撼的不是星辰的璀璨,是它们永远在‘界限’里运行,却能绽放出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