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62(2 / 4)

加入书签

    这天,苏幔在修复一批民国时期的云锦残片时,发现了一张夹在里面的字条。字条是一位老织工的手迹:“我织了一辈子云锦,耗尽心血织出的‘海天图’,却在战乱中被烧毁。《诗篇》说‘你们一切被他造的,都要称颂耶和华’,可若他真掌管万物,为什么要让心血付诸东流?若他真将地立在根基上,为什么还要有战乱让大地动摇?”

    “又在为残片里的疑问烦恼?”陆穹的声音突然响起,他手里拿着两杯冰镇酸梅汤,将其中一杯递给苏幔,“刚从教会过来,带了祖父收藏的‘穹苍色卡’,你看这‘霞光青’‘星光银’,都是他模仿穹苍调出来的颜色,几十年都不褪色。”

    苏幔接过酸梅汤,将字条递给他:“你看这位老织工的困惑,我也常有同感。《诗篇》说‘你用深水遮盖地面,犹如衣裳’,可若他真以水为衣,为什么还要让灾难淹没家园?若我们都要称颂他,为什么在失去时,连称颂的力气都没有?”

    陆穹读完字条,沉默了片刻,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天空。夏至的天空格外澄澈,几朵白云慢悠悠地飘着,像是上帝亲手织就的棉絮。“我去年在江南考察古织机时,遇到过一位老绣娘。”他的声音带着回忆的温度,“她告诉我,绣坏的绢布可以重新浆洗,断了的丝线可以重新接续。上帝让我们经历失去,不是为了让我们绝望,是为了让我们明白,真正的‘根基’不在织物上,在他那里;真正的‘称颂’不是因为拥有,是因为信靠——就算织锦烧毁,信靠的根基也不会动摇。”

    他转头看向苏幔,眼底带着坚定的温柔:“就像你外婆说的,云锦是穹苍的模仿,不是穹苍本身;我们的作品是称颂的载体,不是称颂的目的。那位老织工的困惑,其实藏着答案——正因为织锦会烧毁,我们才更要珍惜‘创造织锦的他’;正因为大地会动摇,我们才更要抓住‘立地根基的他’。《诗篇》里的‘称颂’,不是在顺境中唱的赞歌,是在逆境中说的信靠——就算失去一切,也相信他的大能与爱。”

    苏幔看着陆穹专注的侧脸,看着他手中的“穹苍色卡”,心里的困惑渐渐散去。她想起老织工字条里的绝望,想起日记里“穹苍幔帐”的染色奇迹,突然明白,“失去”不是终点,是转向信靠的起点;“称颂”不是形式,是逆境中不变的信靠——而上帝让她遇见陆穹,就是为了让她在叩问中,看清这份“信靠”的意义。

    第三章穹苍与称颂的见证

    为了让更多人理解“穹苍奥秘”与“称颂意义”,苏幔和陆穹一起策划了一场“穹苍衣袍·造物称颂”公益展。苏幔负责修复并展示云锦织物——“穹苍幔帐”残片、“海天图”复制品、祖父的“穹苍色卡”,还将《诗篇》“披上亮光,如披外袍”“你们一切被他造的,都要称颂耶和华”等句子,用云锦绣成卷轴;陆穹则负责整理祖父的织锦日记、丝织诗谱,还搭建了一个小型诗班台,现场演唱祖父编订的赞美诗,让人们在云锦奇观与诗歌称颂中,感受上帝的大能与爱。

    开展那天,展厅里挤满了人——有纺织匠人,有教会信徒,有带着孩子的家长,还有不少对传统工艺与信仰感兴趣的人。大家围着云锦卷轴驻足,听苏幔讲述织锦里的穹苍奥秘;坐在诗班台前聆听,跟着陆穹一起哼唱赞美诗,眼眶渐渐湿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