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67(3 / 3)

加入书签

那天,她特意来找苏清圆,手里拿着一张画。画的是急诊科的走廊,阳光从窗户照进来,医护人员的身影被拉得很长,角落里还画了个小小的相机,旁边写着“谢谢你们,让我看见光”。

    苏清圆把画拿给陆则衍看时,他正在整理拍摄的老教堂照片。“你看,”她指着画里的相机,“她记住了你。”

    陆则衍放下照片,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新的《箴言》,翻开扉页,用钢笔写下一行字:“能听的耳,能看的眼,都是为了让我们看见彼此的光。”他把书递给苏清圆,“送给你。”

    她接过书,指尖触到他写的字迹,忽然觉得眼眶发热。她想起急诊科的夜班,想起老教堂的彩绘玻璃,想起旧书摊前的相遇——这些看似偶然的瞬间,其实都是“造物之序”的一部分,就像《箴言》里说的,“富户穷人在世相遇,都为耶和华所造”,而她和陆则衍的相遇,也是为了让彼此在破碎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光。

    深秋的时候,陆则衍在市美术馆办了场摄影展,主题叫“造物之序”。展览的最后一幅照片,是苏清圆在急诊科给病人换药的场景,阳光透过窗户,在她身上投下淡淡的光晕,照片的下方配着一行经文:“耶和华所造的,各适其用。”

    开幕式那天,苏清圆站在照片前,陆则衍从身后轻轻抱住她。“你知道人类繁衍的意义是什么吗?”他在她耳边轻声说,“不是简单的生命延续,而是让每一代人,都能成为彼此的光——就像你用双手拯救生命,我用镜头记录美好,我们都在完成自己的‘用处’,也在照亮别人的路。”

    美术馆的灯光温柔地笼罩着他们,照片里的阳光仿佛照进了现实。苏清圆忽然明白,那些她曾经困惑的“苦难”与“不公”,其实都是造物秩序里的一部分。就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每一块碎片都有自己的位置;就像世间的每一个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善良还是犯错,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着生命的完整图景。

    后来,苏清圆和陆则衍在老教堂举行了婚礼。婚礼当天,教堂的彩绘玻璃在阳光下泛着斑斓的光,牧师诵读着《箴言》里的句子:“谁聚风在掌握中?谁包水在衣服里?谁立定地的四极?”

    苏清圆看着身边的陆则衍,忽然想起第一次在旧书摊前见到他的样子。那时她还不明白,为什么有些相遇会改变一生;现在她懂了,就像《箴言》里说的,一切都是被造之物,各有其用,而她和他的相遇,就是为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彼此陪伴,彼此照亮,把这份“造物之序”里的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

    很多年后,他们的女儿成为了一名公益律师,专门为弱势群体维权。每次女儿去偏远地区办案,苏清圆都会给她带上那本陆则衍写过字的《箴言》。女儿说,每次翻开书,都能想起父母在教堂里的婚礼,想起那些彩绘玻璃的故事,想起“各适其用”的意义——原来人类繁衍的本质,就是让爱与善意,像教堂的钟声一样,在时光里永远回荡,让每一个被造之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