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65(2 / 5)
他守诚实,直到永远”的应许,到手记里“早产婴存活”的奇迹,每一次探讨,都让他们对“生命覆庇”与“造物主信实”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天,苏怀瑾在整理捐赠的母婴用品时,发现了一张夹在婴儿服里的字条。字条是一位母亲的手迹:“我怀孕七个月时,孩子没了心跳。《诗篇》说‘你在母腹中覆庇我’,可我的孩子为什么没得到覆庇?若他真造万物、守诚实,为什么要让我经历这样的痛苦?若他定的命不能废去,为什么我的孩子连出生的命都没有?”
“又在为字条里的伤心事烦恼?”陆承佑的声音突然响起,他手里拿着两杯热牛奶,将其中一杯递给苏怀瑾,“刚从医院过来,带了最新的早产儿护理指南,你看这上面的保温方案,和祖父手记里的棉花裹腹原理相通,这就是造物主赋予人类的智慧,也是他信实的延续。”
苏怀瑾接过牛奶,将字条递给他,声音带着哽咽:“你看这位母亲的绝望,我也常有同感。《诗篇》说‘他一吩咐便都造成’,可若他真能‘造成’生命,为什么还要让生命消逝?若他的命不能废去,为什么还要有这样的‘遗憾’?”
陆承佑读完字条,沉默了片刻,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樱花树。惊蛰后的樱花含苞待放,花骨朵被花萼紧紧包裹,像是在接受自然的覆庇。“我去年遇到过一位失去孩子的母亲,”他的声音带着回忆的温度,“她后来成了早产儿病房的志愿者,每次抱着那些脆弱的小生命,都会说‘我的孩子虽然没了,但我能替他,感受更多被覆庇的温暖’。造物主的覆庇,不是让所有生命都一帆风顺,是让每个生命的经历,都能成为别人的安慰。”
他转头看向苏怀瑾,眼底带着坚定的温柔:“就像你外婆说的,听诊器听不到的,心能听到;眼睛看不到的,信能看到。那位母亲的痛苦,不是没有意义的——她的眼泪,会让更多人珍惜眼前的生命;她的疑问,会让更多人去寻找‘覆庇’的真正含义。《诗篇》里的‘命不能废去’,不是指生命不会消逝,是指他的爱与信实,永远不会废去——就算孩子离开了,他的覆庇也会化作另一种方式,继续守护这位母亲。”
苏怀瑾看着陆承佑专注的侧脸,看着他手中的护理指南,心里的郁结渐渐散去。她想起字条里的绝望,想起手记里的奇迹,突然明白,“失去”不是覆庇的结束,是爱的延续;“信实”不是消除痛苦,是在痛苦中给予力量——而上帝让她遇见陆承佑,就是为了让她在叩问中,看清这份“永不废去的爱”的意义。
第三章生命与覆庇的见证
为了让更多人理解“生命覆庇”与“造物主信实”的意义,苏怀瑾和陆承佑一起策划了一场“生命之约·覆庇见证”公益展。苏怀瑾负责展示母婴相关的旧物与经文——祖父的听诊器、《母婴护理手记》、不同年代的胎教书,还将《诗篇》“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他守诚实,直到永远”等句子,用刺绣的形式绣在婴儿襁褓上;陆承佑则负责整理早产儿护理案例、志愿者故事,还设置了“生命聆听区”,让参观者通过模拟听诊器,感受胎儿的心跳声,在生命的律动与经文的感动中,体会造物主的覆庇。
开展那天,展厅里挤满了人——有孕妇、产妇,有儿科医生,有失去孩子的父母,还有不少关注母婴公益的人。大家围着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