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94(2 / 3)
面说话,好像人与朋友说话一般’的经文。你要是有空,来做分享嘉宾吧,或许能从他们的故事里,找到你要的‘教学灵感’。”
莫西犹豫了两天。直到周五晚上,她在宿舍翻看学生的反馈表,看到那位年轻信徒写的“希望能像摩西那样,真实感受到神的同在”,忽然想起《出埃及记》33章的“惟有他的帮手一个少年人嫩的儿子约书亚,不离开会幕”——或许“亲近神”的秘诀,就是像约书亚那样“不离开会幕”,在日常里持续与神相交。于是周六下午,她带着精心准备的课程大纲,走进了书屋的见证会现场。
见证会的气氛格外热烈,分享的人里有祖孙三代都服侍神的家庭,有师徒接力传福音的牧师,还有像莫西这样,在教学中寻求突破的教师。当一位老牧师说“我年轻时跟着我的导师查经,现在我的学生也在带小组,这就是神的传承”时,莫西忽然明白,自己之前的课程少的不是“知识”,是“生命的见证”——就像摩西用四十昼夜领受十诫,她也该先在自己的生命里经历神,才能把真实的信心传给学生。
从那以后,莫西成了书屋的常客。她会在周末跟着约书亚整理古籍,听老信徒分享信仰故事;约书亚则会陪她修改课程大纲,用“摩西与约书亚”的传承案例帮她设计互动环节。他们的相处像摩西与约书亚,在彼此的生命里成为“帮手”,每一个瞬间都藏着神的预备。
深秋的时候,莫西的“摩西与约书亚传承”课程成了神学院的热门课,学生们说“终于能从课程里感受到信仰的温度”。约书亚在书屋的“会幕模型”前向莫西求婚了,他手里拿着一枚用古银打造的戒指,内侧刻着“传承之约”四个字:“莫西,神让我们在古籍与见证里相遇,是要我们一起成为‘传承的纽带’,像摩西托付约书亚那样,把‘与神相交’的信心传给下一代,你愿意吗?”
莫西含泪点头。他们的婚礼在书屋的庭院里举行,牧师捧着圣经,诵读着《出埃及记》34:28:“摩西在耶和华那里四十昼夜,也不吃饭,也不喝水。耶和华将这约的话,就是十条诫,写在两块版上。”那天的阳光格外温柔,庭院里的藤萝架像天然的“会幕”,亲友们用鲜花在墙上拼出“十诫”的图案,空气中满是传承与祝福的气息。
婚后,他们一起扩建了“旷野书屋”,增设了“传承课堂”,既为信徒提供灵修空间,也为神学生提供教学实践平台,书屋的墙上挂着四幅经文拓片:“耶和华与摩西面对面说话,好像人与朋友说话一般”“惟有他的帮手一个少年人嫩的儿子约书亚,不离开会幕”“耶和华将这约的话,就是十条诫,写在两块版上”“耶和华晓谕摩西的帮手、嫩的儿子约书亚说”。
有天下午,一个神学院的学生来课堂问:“老师,我以后想当牧师,可我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怎么才能像约书亚那样,承接前辈的信心呢?”
约书亚蹲下身,指着墙上的拓片说:“约书亚能承接摩西的使命,不是因为他完美,是因为他‘不离开会幕’——持续与神相交,持续在神面前预备自己。你现在在神学院学习,就是在‘会幕’里预备,只要不放弃亲近神,神一定会让你成为合祂使用的仆人。”
莫西则拿出《出埃及记》,翻到摩西求见神的段落:“摩西也有过软弱,他曾说‘他们必不信我’,可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