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江月年年望相似 九(2 / 3)
见摸得着的利益底层就拥护谁,哪怕是暂时的底层也会毫不犹豫追随。
这叫什么?这叫怯魅权威,靠怯魅讨好权威获得短暂的利益。
你刘琰以为自己在救灾,其实是你身上的权利在救灾,普通人赈灾粮食会被当场抢光。
对于底层来说,你不救他们应当应分,救他们同样天经地义。
有便宜就占,能多占绝对不手软,占不到也不吃亏,这就是底层的逻辑。
再告诉你一遍底层靠不住,丁点困难足够让他们抛弃一切,宋建灭亡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魏伯阳,你错了。”
刘琰轻轻摇头。
“贫道错在何处?”
“既然讲到这份上,不妨实话实说,老娘不指望底层支持。”
刘琰手指点向胸口,讲话一字一顿:“成败不重要,关键要看做不做。”
魏翱鼻孔出气噗嗤一笑,麻烦殿下给咱解释解释呗?
刘琰白了他一眼,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孤就大慈悲的讲给你听。
人之所以是人,因为人生而自由,然而底层没有自由,生来就要接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
我知道你要说,没有道德作为底线没有法律日常约束,社会不就乱了吗?没错,人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社会性,作为组成社会的一份子,接受道德和法律约束是人立于世的基础。
但是我刘琰要说,有人一肚子学问爱好明创造,有人擅长管理能提高生产效率,有人只会种地,有人身体残缺,这些都不妨碍他是一个人。
你,我,他都是社会的一份子,只是分工不同贫富有别,分工和贫富不能成为区分人的标准。
现实情况是什么?脑力劳动看不起体力劳动,当官的高高在上蔑视百姓,有几个人是出于怜悯帮助残疾人?更多帮助纯粹是种表演。
我堂兄刚才借用曾子的话引申出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平。
这不是赵甯一个人的看法,代表着所有读书人,或者坦白一些,所有权贵自的设想。
修身说的容易,你得先吃饱饭吧。
你一个人吃饱还不行,上有老下有小,春季举债播种秋天还要向国家纳税。
老百姓不借债不行,大汉的赋税极高,除去赀口算还有徭役,所谓盛世就是老百姓挣扎在温饱线上,天天忙活计哪有心情修身?
老百姓有属于自己的家产吗?你要说锅碗瓢盆我不服,那不是家产是生活必须品,家产是房子田地等等能保证一家温饱的东西。
老百姓连自家房子都建在国家的土地上,背着一身债恐怕连自己都属于国家,那么请问没有家产如何齐家?
再说治国,请问谁来治理国家?国家是皇帝的国家,既属于普天下所有人又属于皇帝,但是归根结底属于皇帝。
皇帝委任士族治理国家管理天下,士族凭什么治国?因为士族有钱,有钱能学习知识,钱和知识都为了的到权利,反过来获得更多的钱。
官员心里没有老百姓,因为权力来自于上层,官员所做的一切都是让领导满意。
统治架构决定行为方式,说的都是能给你听的,做的往往不让你看到,政策给老百姓带来实惠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修身,齐家,治国不是给老百姓准备的,这是社会上层为维护统治总结出的一类章程,他的目的是为了最后一句:平天下。
天下平在哪里?平在各个阶层安守本分,老百姓一代一代当牛做马创造财富,统治者心安理得享受果实。
官员是有限的,老百姓是无穷的,维持天下平就要扩大利益阶层。
当下的官吏数量不说相比秦朝,就说和前汉比扩大几倍不止。
国家公募之外还有私募,在编的不在编的无法统计,连县一级都能招募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