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骗子(1 / 2)
自古便有许多留在家中不嫁的女儿,有些是双亲疼爱女儿,不舍其出嫁离家,还有些是女儿为了侍奉年迈无子的父母,终生不嫁。
儒家推崇孝道,是以女儿留在家中侍奉双亲的行为在儒家经典中也被赞为至孝。
《孝女传》或《列女传》中,都曾记载这样的“孝女”
。
在大唐,终身侍奉父母的女性,也会被官方或地方志誉为“孝女”
。
民间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通常是被社会广泛接受甚至大加赞扬的。
果儿虽然不学经史,但师父也曾将史书中有关孝女的记载当睡前故事讲给她听,是以果儿知晓“孝女”
一说。
听十三郎如此说,果儿颔:“张五娘才十五岁,便可独自支撑门楣奉养高堂,着实令人敬佩。”
十三郎也连连点头:“谁说不是呢!
五娘找山货的本事,比陈猎户家的猎犬还要灵呢!
那狗只能找些野味,还不分好赖。
五娘寻的山货,无论是野果还是小兽,甚至菌菇草药,成色总是极好的!
往来商贩来龙驿想买山货都是直接找她,她那里的山货收完了,才肯收别人的……”
十三郎应是十分钦佩张五娘赚钱的本事,说起来便两眼放光滔滔不绝,但他越说村正的脸色就越沉,几次给孙子使眼色都是“媚眼抛给了瞎子”
,终于忍不住抬起筷子敲在了十三郎手背上。
十三郎本还要再说,随着“啪”
的一声脆响,黝黑的手背登时白了一道,他疼的嘶嘶抽气,不服气的转头瞪视偷袭自己的人,却对上自家阿翁严厉的眼神,只能鼓着嘴将不满忍住,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事不能说给果儿听,但他不敢不听阿翁的话,只能悻悻然闭上嘴。
果儿疑惑看向村正,村正扯出一个笑:“娘子别听这小子浑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龙驿毗邻潏水,水里寻食比起进山要容易,村里人大多便懒得进山里刨食,五娘那女娃腿脚快,偶尔会进山里摸点山货而已。”
果儿观察着村正的反应,想起昨日孙大娘说起五娘进山一事,也只说五娘贪玩,只字不提她进山是为了赚钱,觉得这些长辈似乎都在隐瞒着些什么。
果儿没有薛和沾那七窍玲珑的心思,心中疑惑,便直接问了出来:“村正与孙大娘似乎都很避讳张五娘寻山货赚钱这件事?”
村正没料到果儿问话如此直接,愣怔一刻,干笑着道:“人当自谦,为人父母口口声声夸自家孩子终归不美,老朽身为村正,也不好过于捧杀村中小辈。”
果儿蹙眉,更加疑惑:“为何不可?我师父便总是夸我。”
村正又是一怔,看着果儿面上理所应当的骄傲神色,一时有些哭笑不得,斟酌着字句道:“令师尊……当真是与众不同。”
一旁的十三郎闻言却是双眼一亮,看向果儿的眼神中透着羡慕。
果儿抿了抿唇,知道村正定是有所隐瞒,但村正老成练达,并非胸无城府的普通农户,以果儿的身份,一时半刻从他嘴里怕是问不出来。
果儿于是决定待回城之后将这些疑点悉数告知薛和沾,让他设法问出答案。
毕竟他有大理寺少卿的官身在,无论是问话还是行事,都要比果儿方便许多。
果儿打定了主意,便暂时将心中疑惑压下,仰头喝完碗中的汤,道:“村正待何时启程?”
村正颔:“这便能走。”
说着看向十三郎,神色有些犹豫。
十三郎见状连忙起身:“阿翁,我随你一起!”
十三郎正是爱到处乱跑的年纪,但农户人家他这种年纪的儿郎已是要下地干活的壮劳力了,如今正是秋收的末尾,人丁不丰的家庭只就连刚会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