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人心(5 / 11)

加入书签

铁,既没有高强武艺傍身,也缺乏应对活尸的经验,根本撑不过这么长时间的围堵。

那些来不及被救下的人,多半已沦为活尸口中的猎物。

府衙内刚安顿好百姓,一名身着青色官袍的男子便在卫兵的搀扶下匆匆赶来,正是武威郡的太守赵憬。

他约莫四十岁出头,身形高瘦,往日里梳得一丝不苟的发髻此刻散乱地垂在肩头,几缕沾着汗污与灰尘的发丝紧紧贴在额头上,脸色苍白,显得狼狈不堪。

他的官袍也皱巴巴的,袖口和下摆还沾着不少黑褐色的血渍,显然方才也在府衙内亲自参与了抵抗活尸的战斗,着实吃了一番苦头。

据赵乾曾向元照几人透露,这位赵大人到武威郡上任的时间并不长。

而他的前任太守并非正常调任——去年冬天,前任太守被不明人士暗杀在府衙后巷,此事在当时还曾引起过不小的震动。

那位前任太守本就不是什么好人,所以他一死,百姓立刻拍手称快。

也不怪百姓怨恨他。

在他任期间,整个武威郡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除了常规的赋税,还巧立名目增设了“冬防钱”“路引钱”“修缮钱”等诸多杂费,一年之内竟要征收三四次。

百姓们被层层盘剥,不少人被逼得卖儿鬻女、流离失所,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与前任截然不同,赵憬一到任,便立刻着手整顿赋税,将前任乱加的苛捐杂税尽数减免,还打开府衙粮仓,赈济因赋税过重而陷入困境的灾民。

除此之外,他还组织百姓修缮水渠、拓宽商路,鼓励商户开店经营,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便让原本萧条破败的武威郡渐渐有了复苏的迹象。

只是谁也没有料到,这份刚刚到来的太平如此短暂,义侠城竟突然之间爆发了活尸之灾。

其实按大梁的律例,一郡太守本无权力随意制定或更改税收政策,所有赋税调整都需上报朝廷,经户部批准后方可执行。

但如今的大梁朝局动荡,佑祯皇帝统治昏庸,一心只知搜刮民脂民膏以满足自己的奢靡需求,每年都会给各地官府下达各种严苛的征税名目,催缴赋税的文书更是一封接着一封,压得地方喘不过气。

上头如此行事,底下的官员们自然有样学样,甚至借着征税的由头浑水摸鱼、中饱私囊,将百姓的血汗钱悄悄纳入自己腰包。

赵憬能顶着朝廷的压力减免赋税,实属不易。

不过前任太守被刺杀的事,倒是让元照想起了吴家七兄妹在天宝城的所作所为(详情见第121、122、123章)。

不知道这位前太守的死,跟他们有没有关系。

这时,赵憬也注意到了元照她们,立刻脚步匆匆地跑了过来,脸上带着殷切的感激之色。

“这位就是元姑娘吧?”他朝着元照拱手,语气里满是谢意,“今日多谢姑娘出手相助,否则百姓们……”说着,他便弯腰朝着元照行了一个大礼。

他其实早就想见见元照一行,好好表达感谢,奈何活尸之潮爆发得太过突然,府衙内外事务繁杂,他实在抽不开身。

“赵大人不必如此。”元照伸手稳稳扶住赵憬,语气平静,“不过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罢了。”

赵憬直起身,脸上满是苦涩,语气也沉了下来:“也不知到底是谁在义侠城做下这等天怒人怨的兽行,若是被本官抓到,定将他碎尸万段,以告慰因此而死的百姓!”

元照闻言,眼神微微一动,问道:“义侠城近来可来过什么可疑人士?或者赵大人近来可发现城中出现过什么异常?”

赵憬闻言,眉头紧锁着努力思索,半晌后才缓缓摇头:“义侠城近来一切正常,也没来过什么形迹可疑的人。若真要说……那就只有……”说着,他的目光不自觉地扫向元照一行,语气也顿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