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干个大买卖(1 / 4)
不蒸馒头,蒸口气。
赵长胜凭借着姻亲关系,拎着礼物去找水泥厂的厂长,不过就是想赊点儿水泥。
水泥厂家大业大,也不可能说没有一丁点儿赊账,可人家硬是把赵长胜羞辱得一文不值。
堂堂村支书,官虽不大,但也比那个什么厂长多读几年书吧?
结果硬是被说成了“拆白党”!
赵长胜根正苗红,哪里受过这种气?
烧水泥而已,又不是什么多难的技术,他高炉渣都搞到了,还能烧不成个水泥?
唯一差的,就是钱!
钱从哪儿来?赵长胜第一个就想到了秦梦云!
放眼整个沈家村,最有钱的是沈驰雁,但是有钱又有良心的,绝对是秦梦云!
沈驰雁有钱,所以他再也不回村里了,一家人的户口,已经迁走。
农村,是他的耻辱!
秦梦云不但有钱,而且愿意建设家乡,有意愿,有能力。
在她把藕汤卖出去之前,谁能想到这么做?
一天炖成百上千斤的藕,这十里八村的,全过来排队买。
解决了村里藕的销路不说,最后搞不好还能大赚一笔。
这样的头脑,赵长胜是打心眼儿里佩服的。
所以,他尝试着跟秦梦云商量,能不能建个水泥厂,结果,她竟然同意了!
建个水泥厂要的钱可不少,要机械,要货车,要技术工,要司机……
需要投入多少钱,赵长胜完全没有概念,只觉得会非常多。
“真能弄到配方啊?”
秦梦云的心一下子激动了,这可是大买卖。
所有人,无论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有钱后,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大房子!
而且,必须是洋房!
建洋房,就必须用洋灰,所以水泥就等同于刚需。
江城,一共就两家水泥厂,一家在城南,一家在城北,产能都不大。
受运输成本的限制,城南的水泥不会卖到城北,反之亦然。
所以,这个产业等于区域性垄断的产业。
这个时期做水泥,是稳赚不亏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