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乡试前(1 / 5)

    何若水与杨夫子对四书都研读得极深,只是某些地方两人的理解有些微差别,陈砚两边都学,再加以思考,就会生出许多新感悟。

    陈砚想,若能同时得两位先生的指点,后年的乡试或也能中。

    可惜何若水先是考校各地生员,又是请了先生们下乡去各地教孩童们识字,实在忙得很,陈砚根本见不到人。

    不过这难不倒陈砚,他可以写信,将自己每日所做文章一同让人送给何若水,请他点评。

    每每看到陈砚的文章,何若水都要打个哆嗦。

    别人请教他,都是拿一两篇文章来,到了陈砚这儿,每回都是一匣子。

    他白天需忙于公务,只得熬夜一篇篇看完,再用朱笔一一批注,刚让人送回没两日,又一匣子来了。

    管理一省士子,行教化之责的大宗师竟在讲学时语重心长对众士子道:“刻苦虽好,却也要注意歇息,譬如那平兴县秀才陈砚,每日除在府学读书外,还要做五篇文章,太过刻苦,就是在损耗身子。”

    听讲学的士子们疯了。

    每日五篇文章?

    他们每日坚持做一篇文章就极难了!

    此人实在太过刻苦!

    于是这陈砚之名就在整个镇江省的士子中传开,只是传开的是刻苦,并非才名。

    就有人道:“如此刻苦还未中举,可见他也是以勤补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