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1章 一个时辰六两银子(1 / 2)
几日下来,小兕子已和支小郎君混得极熟。这日清晨,支小郎君带她去往附近一处唐人与靺鞨、汉人混居的大屯子,“走,带你去‘陈家沟子’瞧瞧,那儿有个把式房。”
“陈家沟子?”小兕子一听这名儿,心里就咯噔一下,差点绊到个小土块。她使劲眨了眨眼,望着眼前这一望无际的黑土地、远处的大江和莽莽山林,心里直犯嘀咕:“陈家沟?河南那个出太极拳的陈家庄?难道我记错了方位,这关外的春天太醉人,把一整条沟连带着老祖宗都吹到东北来了?还是说陈师傅思乡情切,硬是把这屯子改名换姓,图个念想?”
她脑海里顿时浮现出陈师傅领着全村人,像蚂蚁搬家似的,吭哧吭哧从中原一路北上的荒唐画面,赶紧甩了甩头,把这不着调的想法赶跑。
屯子里有位早年闯关东过来的老拳师,开了个把式房,传授一套据说能强筋健骨、调和气息的“太极拳”。支小野觉得让妹妹活动活动筋骨挺好,便让支小郎君领她来见识见识。
把式房设在屯子东头一个大院套里,地上铺着厚厚的黄土,踩上去软乎乎的。几十号人,有老有少,正跟着一位穿着旧夹袄、胡子花白的老爷子缓缓比划着,动作慢得像老牛拉车,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沉稳劲儿。小兕子觉得有趣,也溜边儿站到队伍后头,跟着伸胳膊抬腿。
歇气儿的工夫,一个身影扭搭扭搭地走了过来。这是个徐娘半老的女人……估摸五十上下年纪,个子比几个男的都高,身板挺得溜直。她穿着一件簇新的绛紫色缎面棉袍,外头却不大协调地罩了件半旧的羊皮坎肩,头发梳得油光水滑,在脑后扎了个马尾辫子,脖子上搭着条明晃晃的麻布。
脸上皱纹不多,最扎眼的是她那双眼睛,年轻时想必是好看的杏眼,如今却透着一股精明的算计和刻意抬高的姿态,一看就是没吃过什么大苦、总想压人一头的角色。
“哟,生面孔啊?刚来的?”女人上下下打量着小兕子,目光在她那身虽不扎眼但针脚料子都极好的衣裳上打了个转,嗓门带着点刻意拿捏的腔调。“我姓邹,这屯子里都叫我邹大姐。跟陈师傅这儿学了可有年头了。”她说着,故意捋了捋腕子上那个沉甸甸的、刻着“福”字的金镯子。“小丫头,想学真玩意儿,光跟着大伙儿比划这花架子可不行,得有名师‘单点’。”
“单点?”小兕子没听明白。
“就是单独教你,开小灶!”邹大姐撇撇嘴,嫌弃小兕子没见识。“陈师傅年纪大了,精力不济。我这得了真传的,可以指点指点你。一个时辰,”她伸出戴着一个金戒指的手指,比划了个“六”字,“就收你这个数。”
“六两银子?”小兕子心想,这价钱倒也公道。
“嗯呐!”邹大姐下巴微扬,一副“你占了天大便宜”的模样。
旁边一个正拿着葫芦瓢喝水的小伙子忍不住插话:“邹大姐,咱这一个月的份子钱才八个大子儿呢!”
小兕子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邹大姐是把价码抬得极高,想从她这儿捞一笔。她正诧异间,老拳师陈师傅笑呵呵地走了过来:“这小娘子,是支小吏家的姑娘吧?支小吏跟我打过招呼了。你放心,老汉我肯定上心教。瞧见墙根那个带锁的榆木柜没?那是咱这儿最好的,以后就归你使唤。要是嫌人多闹腾,赶早或者贪黑来,老汉我给你单练。”
陈师傅话一出口,旁边歇着的几个徒弟都瞅了过来,眼神各异。有好奇的,有羡慕的,那邹大姐脸上更是瞬间闪过一阵青白,自己好心盘算的生意被人搅合了,那股子优越感差点挂不住。
小兕子脸上顿时火辣辣的。支小野的好意她懂,可这种特殊照顾让她如坐针毡。她不是花不起钱,更不是不能用好柜子,可她打心眼里不愿这样。在长安,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