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必要的理由(3 / 4)

加入书签

nbsp;   “彼时晚辈在大名府,闻建虏绕道蒙古,破关南下,兵锋直逼京师,只觉五内俱焚,以为社稷危如累卵,江山或将不保……”

    “幸有老大人临危受命,统筹调度,力挽狂澜于既倒。”

    “否则,后果当真不堪设想。”

    卢象升指的是己巳之变中,孙承宗以七十六岁高龄再度出山,督师御敌之事。

    孙承宗目光投向远处残雪覆盖的屋脊,缓缓道:

    “此乃人臣本分,何足挂齿。”

    卢象升语气转而振奋:

    “好在陛下得蒙真武大帝垂青,亲传仙法,可称千年未有之祥瑞!吾辈幸甚,大明幸甚!建奴边患,终有彻底廓清之日!”

    孙承宗微微颔首,脸上亦露出一丝宽慰之色。

    此时,二人已走出民居巷陌,来到更为开阔的街市之上。

    除夕寒意凛冽北京城,处处透出浓浓的年节气象。

    各家门首皆贴上了崭新的桃符、门神与春联,红艳艳的色彩在白雪映衬下格外醒目。

    纵使清晨,街上行人较平日多了不少,多是置办最后一批年货,或是赶往亲友家拜贺的百姓。

    尤其爆竹燃放后的淡淡硝烟味,与各家准备年饭飘出的香气混杂在一起,让卢象升沉浸在对未来的憧憬中。

    他不禁边嗅边道:

    “待晚辈得陛下信重,出镇辽东,当整饬军备,广开屯田,以仙法辅以精兵……”

    待卢象升说了很长一段话后,忽然想到什么,笑着补充:

    “话说,陛下月初售卖仙丹仙法,所得银钱恐不下百万两之巨,来年军饷想必无虞——”

    卢象升自顾自讲了半晌,始终不闻孙承宗应答。

    侧头看去,只见老先生眉头微蹙。

    卢象升心下诧异,不由问道:

    “先生,可是晚辈方才所言,有何不妥之处?”

    孙承宗略微停下脚步。

    但见周遭人声嘈杂,无人留意他们这对看似普通的官员,这才仔细斟酌词语,低声开口:

    “建斗,你方才言道,陛下与众臣得仙缘,必将解决建奴之患。”

    卢象升迟疑片刻,缓慢点头。

    “老夫且问你,若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