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朱轿破樊笼(1 / 4)

加入书签

腊月十八,宜嫁娶。

天还未亮透,国公府已然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刺骨的寒气被鼎沸的人声和灼热的炭火驱散,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脂粉香、酒肉香、爆竹燃尽后的硝烟味,以及一种令人心头紧的、属于盛大仪式的喧嚣与躁动。

锦书绣楼内,却是一片与外面截然不同的、近乎诡异的寂静。

崔锦书端坐在巨大的菱花铜镜前,镜面光洁如水,清晰地映出她此刻的模样。

一身正红蹙金绣百鸟朝凤的繁复嫁衣,层层叠叠的锦缎堆砌出华贵到令人窒息的重量,金线绣成的凤凰在烛光下流光溢彩,振翅欲飞。

宽大的云肩缀满珍珠,垂下的流苏随着她细微的呼吸轻轻晃动。

沉重的赤金点翠凤冠稳稳地压在她的髻上,九股金凤衔珠,垂下细密的金流苏,遮住了她大半张脸,只露出一点弧度优美的、被胭脂染得嫣红的下颌和紧抿的、同样点染了朱色的唇。

镜中的新娘,美得惊心动魄,也冷得如同冰雕玉琢。

那双被流苏半掩的眼眸,幽深如古井,映着跳跃的烛火,却燃不起一丝暖意,只有一片沉凝的、近乎死寂的寒冰。

云裳和几个陪嫁丫鬟屏息凝神地围在她身边,小心翼翼地整理着嫁衣的每一处褶皱,抚平每一缕流苏,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一件易碎的稀世珍宝。

没有人说话,只有衣料摩擦的细微声响和烛火偶尔爆出的噼啪声,在这片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小姐……”

云裳看着镜中那张毫无喜色、甚至带着一丝决绝的脸,心头酸涩难言,忍不住低低唤了一声,声音带着哽咽,“您……您别太……”

“无妨。”

崔锦书的声音透过厚重的凤冠流苏传来,平静无波,听不出丝毫情绪起伏,如同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时辰快到了吧?”

“是…是快到了。”

云裳连忙应道,强压下喉头的哽咽,拿起旁边托盘上那方绣着戏水鸳鸯的龙凤呈祥红盖头。

就在这时,外间传来一阵喧哗和脚步声,伴随着王氏那刻意拔高、带着夸张喜悦的嗓音:“哎哟!

我的儿!

快让母亲瞧瞧!

今日可是大喜的日子!

咱们国公府的嫡长女出嫁,这排场,这气派!

满京城都找不出第二份来!”

话音未落,王氏已带着一股浓郁的脂粉香气和几个心腹婆子,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她今日也是盛装打扮,一身绛紫色团花富贵牡丹的锦缎袄裙,头上插满了赤金点翠的簪钗,脸上堆着满满的笑意,眼角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只是那笑意浮在表面,眼底深处却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焦虑和算计。

她几步走到崔锦书身后,双手亲热地搭上她的肩膀,对着铜镜啧啧赞叹:“瞧瞧!

瞧瞧!

真真是天仙下凡!

八王爷见了,不知要欢喜成什么样呢!”

她的目光却如同探针,在崔锦书毫无表情的脸上和那身价值连城的嫁衣上来回逡巡,带着毫不掩饰的贪婪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

崔锦书端坐不动,如同没有听见。

镜中映出王氏那张涂脂抹粉、笑容僵硬的脸,如同戴着一张拙劣的面具。

“吉时已到!

请新娘出阁——!”

外面,喜娘高亢嘹亮的唱喏声穿透层层院落,如同号角般响起!

“来了来了!”

王氏脸上的笑容瞬间放大,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急切,连忙从云裳手中接过那方红盖头,亲自抖开,就要往崔锦书头上盖去。

就在那方刺目的红即将遮蔽视线的瞬间——

“等等。”

崔锦书忽然开口,声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