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雀台宴杀机(1 / 4)
腊月廿九,岁末。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覆盖了整座京城,琼楼玉宇,银装素裹。
皇宫深处,位于太液池畔的雀台,此刻却是灯火通明,暖意融融,隔绝了外界的肃杀与严寒。
此处地势高耸,视野开阔,雕栏玉砌,飞檐斗拱皆覆着厚厚的积雪,在宫灯映照下,宛如水晶宫阙。
今日是皇后王氏的赏雪宴,遍邀京中勋贵女眷,名为赏雪赋诗,实则是年前宫闱交际的重头戏。
雀台正殿,暖香浮动。
巨大的蟠龙金柱支撑着高阔的穹顶,数百盏琉璃宫灯将殿内映照得亮如白昼。
地龙烧得极旺,温暖如春,空气中弥漫着清雅的梅香、馥郁的酒香以及名贵脂粉混合的甜腻气息。
丝竹管弦之声悠扬悦耳,身着彩衣的宫娥穿梭其间,奉上珍馐美馔。
皇后王氏端坐于上凤座,身着明黄凤穿牡丹宫装,头戴九尾凤冠,珠光宝气,雍容华贵。
她保养得宜的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母仪天下的温婉笑意,目光缓缓扫过阶下盛装出席的命妇贵女们。
崔锦书坐在离凤座不远的下位置,穿着一身素雅的月白色暗云纹宫装,外罩一件银狐裘斗篷,髻间只簪了一支点翠衔珠步摇,在一众争奇斗艳的贵女中,显得格外清冷出尘。
她微微垂眸,手中把玩着一只小巧的暖玉手炉,看似沉静,眼角的余光却如同最警惕的猎鹰,不动声色地扫视着全场。
周若兰就坐在她斜对面稍远的位置。
她今日显然精心装扮过,一身娇艳的桃红织金缠枝莲纹宫装,衬得她肤白胜雪,髻高挽,簪着赤金累丝嵌红宝石的牡丹步摇,随着她巧笑倩兮的动作轻轻摇曳,光彩夺目。
她正与邻座的几位贵女低声谈笑,声音清脆悦耳,眼波流转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和算计,目光不时“不经意”
地瞟向崔锦书的方向。
宴至酣处,气氛愈热烈。
皇后兴致颇高,命人抬上几件宫中珍藏的玉器珍玩,供众人赏鉴。
其中一件,尤为引人注目——那是一只半尺高的羊脂白玉雕琢而成的“山河社稷鼎”
。
玉质温润无瑕,通体莹白,雕工精湛绝伦,山川河流、城池关隘,无不栩栩如生,象征着大齐江山永固。
鼎身还镶嵌着细小的红蓝宝石,如同点缀其间的星辰,更添华贵。
此鼎乃先帝御赐祭天之物,平日里供奉于太庙,今日皇后特意请出,以示恩宠。
“此鼎乃先帝御赐,供奉太庙,今日借瑞雪之景,与众卿共赏,亦祈我大齐山河永固,国泰民安。”
皇后含笑开口,声音温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
众人纷纷起身,敛衽行礼,口称:“皇后娘娘圣明!
大齐江山永固!”
宫娥小心翼翼地将玉鼎捧至殿中央一张特设的紫檀木高几上。
玉鼎在璀璨的宫灯下,散着温润而圣洁的光辉,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贵妇贵女们纷纷围拢上前,啧啧称奇,赞叹不已。
周若兰也随着人群上前,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惊叹和敬仰。
她看似随意地站在崔锦书身侧,目光却如同淬了毒的钩子,牢牢锁定了那只玉鼎。
机会来了!
她藏在宽大袖袍中的手,悄然握紧了一个小巧的、装着滚烫热茶的薄胎瓷杯。
杯壁极薄,茶水滚烫,是她特意让贴身丫鬟准备的。
她脸上笑容依旧明媚,身体却不着痕迹地、极其轻微地朝着崔锦书的方向靠了靠。
就在一名宫娥正小心翼翼地将玉鼎摆正位置,另一名贵女因看得入神而微微前倾身体的瞬间——
“哎呀!”
周若兰突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