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点将台惊变(2 / 4)
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军需官何在?!”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滔天的怒意,如同暴风雨前的低气压,席卷整个点将台!
一名穿着文官服饰、身材微胖的中年男子连滚带爬地跑上台,扑通跪倒在地,浑身抖如筛糠:“王……王爷!
下官……下官冤枉啊!
粮米入库时皆经查验,绝无问题!
定是……定是运输途中或存储不当所致!
赏银更是由户部直接拨,下官岂敢克扣啊!”
“运输存储?”
李承民冷笑,“数万大军粮草,你一句‘运输存储不当’便可推卸责任?赏银由户部拨,到你手中,便分量有亏?你当本王是三岁孩童吗?!”
“王爷息怒!
下官……下官实在不知啊!”
军需官磕头如捣蒜,面无人色。
台下众将看着这一幕,神色各异。
有愤慨者,有疑虑者,亦有冷眼旁观者。
王猛昂而立,一副为民请命、不畏强权的姿态。
气氛一时间剑拔弩张,李承民的权威,受到了公开的、尖锐的挑战!
若处理不当,必将引更大的动荡!
就在这时,一个清冽平静的声音响起,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僵局:
“王爷,可否容臣妾一看那米样?”
众人目光瞬间聚焦到一直沉默不语的崔锦书身上。
李承民转眸看她,眼中怒意未消,却微微颔。
崔锦书走上前,从李承民手中接过那只米袋,并未查看米粒,而是伸出指尖,极轻地捻起一点混杂在米中的沙砾,放在鼻尖闻了闻,又仔细观察其颜色与质地。
随后,她又看向跪地抖的军需官,目光平静无波,问道:“近日粮米,是从哪条粮道运来?途经何处?存储于哪个仓廪?”
军需官一愣,忙不迭地回答:“回……回王妃娘娘!
是……是从幽州经‘落雁谷’粮道运来,存储于三号仓……”
崔锦书听完,不再多问,转身面向台下众将,声音清晰而稳定,传遍全场:“王副将忧心军务,体恤士卒,其心可嘉。
然,此事或有蹊跷。”
她举起手中那点沙砾:“此沙,色泽灰白,质地坚硬,颗粒均匀,并非寻常河沙或路途沾染的尘土。
倒像是……经过筛选的、常用于建筑或铸造的石英砂。”
她又指向米袋:“而米中霉点,分布均匀,颜色暗沉,似是陈米受潮所致,但若大量霉变,气味应极其刺鼻。
此米霉味却极淡。”
她目光转向王猛,“王副将,你麾下将士,是所有人皆分得此米,还是部分人所得?”
王猛被她问得一怔,下意识回道:“是……是昨夜值夜的一营弟兄率先现……”
“值夜一营……”
崔锦书微微点头,继续道,“三号仓位于营区东南角,地势低洼,前几日夜确有降雨,若仓廪防水不佳,底层粮袋受潮霉变,确有可能。
但为何偏偏是值夜巡逻、接触粮草最晚的一营将士率先现大面积问题?而负责炊事、每日接触粮米最多的炊营兵士,却无人上报?”
她的话语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如同抽丝剥茧,瞬间将众人的思绪引向了更深层的疑点。
王猛脸色微变,张了张嘴,一时竟不知如何反驳。
崔锦书不再看他,转而向李承民屈膝一礼:“王爷,臣妾以为,粮草之事,需细查,但不可因一面之词而妄动军心。
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准备攻城。
至于真相如何,”
她抬起眸,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待龙城攻下,自有分晓。”
李承民深深地看着她,眼中的暴怒渐渐化为一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