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血铸京观(3 / 4)

加入书签

,尤其是北狄前锋精锐,几乎全军覆没。

李承民在亲卫簇拥下,策马来到战场中央。

看着堆积如山的敌军尸体,他眼中没有丝毫怜悯,只有冰冷的杀意。

“将这些敌酋的级,都给本王砍下来。”

他声音淡漠,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士兵们虽觉残忍,但军令如山,很快将数百颗北狄将领和勇士的头颅砍下,堆积在一起。

李承民命人取来泥土和石块,就以这些头颅为基,在雁门关外最显眼的地方,垒起了一座巨大的、狰狞可怖的“京观”

尸山血海,骷髅瞪眼,散着浓烈的死亡气息!

他又命工匠立碑,亲自提笔,蘸着未干的血迹,刻下八个森然大字:

“犯我疆土者,以此为鉴!”

京观矗立,如同地狱之门,极大地震慑了北狄联军。

北狄士兵望之胆寒,士气低落。

消息传回国内,朝野震动,主和派噤若寒蝉,但暗地里,“暴虐”

、“有伤天和”

的非议也开始悄然流传。

李承民对此充耳不闻。

他抚摸着眉心的黑纹,感受着体内那股因杀戮而隐隐沸腾的龙气,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弧度。

非常之时,需用非常手段。

仁慈,换不来和平,只会招致更多的贪婪和杀戮。

后方:博弈与暗流

就在李承民于前线以铁血手段立威的同时,坐镇京城的崔锦书,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监国摄政,绝非易事。

粮草筹措是第一要务。

战争如同吞金巨兽,国库本就不裕,加之太子党此前贪墨,更是捉襟见肘。

以赵汝贞为的官员,明里暗里拖延掣肘,叫苦连天。

崔锦书没有与他们纠缠,而是另辟蹊径。

她以未来战争红利和关税作为抵押,巧妙设计并行了名为“卫国券”

的战争债券,面向民间富商和大宗族募集资金。

同时,她利用改进的“星轨弩”

测算原理,重新核算全国田亩与商税,追缴偷漏,开源节流双管齐下,硬是在短时间内筹集到了足够的军需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前线。

流言蜚语更是恶毒。

除了攻击李承民“暴虐招灾”

外,更多脏水泼向了崔锦书。

“牝鸡司晨”

、“祸国妖女”

、“凭借妖术魅惑王爷”

等不堪入耳的言论在市井传播。

更有宗室老王叔,以“妇孺不得干政,有违祖制”

为由,联合一批守旧官员,屡屡在朝堂难。

崔锦书对此,手段愈娴熟。

她一方面通过控制的舆论渠道,大力宣扬北狄联军烧杀抢掠的残暴行径,激民愤,将战争定性为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另一方面,对宗室的刁难,她不再直接反驳,而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她查出那位跳得最欢的老王叔,其世子曾强占民田、逼死人命,证据确凿。

崔锦书毫不犹豫,下令彻查,将世子下狱论罪。

此举顿时让一众宗室噤若寒蝉,再不敢轻易挑衅。

在稳住朝局的同时,崔锦书并未放松警惕。

她通过影卫和商队暗线,秘密调查与北狄暗通款曲的内鬼。

线索零零碎碎,指向几个位高权重的官员,但证据始终不足。

然而,就在前线传来“京观立威、敌军胆寒”

的捷报,后方局势稍缓之际,两则几乎同时抵达的密报,如同冰水浇头,让崔锦书瞬间如坠冰窟!

第一则来自前线夜枭死士拼死送出的血书:王爷为追击一股溃兵,轻敌冒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