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日月同辉(3 / 4)
p>震天的呐喊声直冲云霄,原本疲惫的将士们如同被注入了无穷的力量,眼中燃烧着狂热的战意。
阳光洒在冰冷的铠甲和锋利的刀刃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萧承民翻身上马,尽管伤口仍在渗血,但他的脊梁挺得笔直。
他回头,深深看了锦书一眼,那眼神中有嘱托,有爱恋,更有睥睨天下的决绝。
随即,他一夹马腹,一马当先,冲向敌阵!
锦书怀抱幼子,站在帐前,望着丈夫一往无前的背影,望着如潮水般涌向敌人的玄甲军。
她看到,军中那批由她参与改进图纸、秘密打造的“护凰弩”
被推到了阵前,弩箭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如同死神的獠牙。
决战,开始了。
战争的细节惨烈而迅。
萧承民身先士卒,玄甲军士气如虹,加上“护凰弩”
远射程与巨大威力带来的战术优势,以及北狄新王因轻敌冒进而产生的指挥失误,战局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最终,在乱军之中,萧承民亲手将那位野心勃勃的北狄新王斩于马下!
北狄联军主帅阵亡,顿时大乱,溃不成军。
持续数年的南疆战事,至此,以一场辉煌的、以少胜多的大捷,宣告终结!
凯旋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传遍天下。
大军班师回朝途中,老皇帝驾崩的哀诏亦至。
国不可一日无君,在百官的拥戴和民心所向下,战功赫赫、携大胜与新诞皇子之威的萧承民,顺理成章地继承大统。
数月后,京城,太极殿。
钟鼓齐鸣,雅乐高奏。
新帝登基大典隆重举行。
萧承民头戴十二旒冕冠,身着玄黑十二章纹衮服,威严端坐于龙椅之上,接受百官万邦朝贺。
改元“昭武”
,寓意昭示武功,开创盛世。
紧接着,便是册封大典。
礼官高声宣读册文:“……咨尔崔氏锦书,祥钟华胄,秀毓名门,温惠秉心,柔嘉表度……于国有匡扶之功,于朕有生死之义,更诞育元子,功在社稷……兹承慈命,以金册金宝,立尔为皇后。
赐号‘坤舆’,位同副君,共理阴阳,同尊天下!”
“坤舆”
,皇天后土,与帝同尊!
这是自古未有之殊荣!
在庄严肃穆的礼乐声中,崔锦书身着繁复华丽的皇后祎衣,头戴九龙四凤冠,怀抱身着明黄小龙袍的太子,一步步踏上丹陛,走向那至高无上的宝座。
她的面容依旧美丽,却褪去了少女的青涩,多了历经磨难后的沉静与威仪,眼神清澈而坚定。
萧承民从龙椅上站起身,亲自走下御阶,伸出手,稳稳地握住了她的手。
帝后二人,并肩立于太极殿的最高处,接受山呼海啸般的“万岁”
与“千岁”
。
萧承民目光扫过殿内匍匐的群臣,声音清越而充满力量,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朕与皇后,相识于微末,相伴于荆棘,生死与共,祸福同当。
今日之后,朕执乾纲,后掌坤维。
朕与皇后,如同日月,共悬于天,缺一不可!
凡皇后懿旨,如朕亲临!”
“万岁!
万岁!
万万岁!
千岁!
千岁!
千千岁!”
新的权力格局,就此奠定。
登基之后,萧承民与崔锦书,这对历经生死的帝后,展现了惊人的默契。
萧承民雷厉风行,肃清吏治,整顿边防,将动荡的朝局迅稳定下来。
而崔锦书,则以其越时代的见识和魄力,开始了她的“坤舆”
之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