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东家当负全部责任—学文日记。(1 / 3)
民国27年,一月十一日,于铜陵渡江舟中
南京之役,功败垂成,非战之罪,实乃人祸连连。
自巷战起,东家电令便如雪片,皆强令撤退,丝毫不顾前线战况之胶着,敌我态势之凶险。
东家于千里之外,遥控指挥,频繁微操,犹如执棋,视我数万将士为无魂之棋子,视南京战场为沙盘推演,尤以三十一日空投手令为甚。
此令一到,彻底打乱原有部署,由步步为营之有序转进,演变成孤注一掷之正面突围,伤亡将士两万有余。
每思及此,学文痛彻心扉,此等血淋淋之代价,实因上峰盲目指挥所致,东家当负全部责任。
————学文日记。
坐在最后一批的渡船上,李学文掏出了那个用于记录校长对自己伤害的日记本,拿起钢笔就开始了奋笔疾书。
写完今天的日记,李学文检查了一遍后,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合上自己的日记本,小心的收了起来。
四万四千人的中央一师顺利通过船只过江后,只是短暂休整了一夜,次日天亮便迅速开拔,马不停蹄地朝着指定的集结地六安疾行。
路上严令无线电静默,尽可能减少与外界的联系,避免节外生枝。
为了避免友军的各部长官知道消息找上门来,李学文连自己提前撤到江对面的炮团都没通知撤离,而是等到率部到达六安,完成归建后再通过电报通知其向归建。
沿途遇到其他零散溃兵或者地方守军,李学文也懒得收编,一律要求对方让开道路,摆足了奉令转移的中央军精锐架势。
数天后,将卡车全部炸毁在南京城里的中央一师,终于步行抵达了六安城外指定的集结区域。
部队到达六安城外时,恰好到了饭点,李学文也没让部队进城扰民,而是找了一处荒地,全师开始埋锅做饭,并且通知炮团带着从独立第八炮兵团里挖来的炮手出发前往六安归建。
行军锅刚刚埋下,第五战区派驻六安联络处的一个中校,两个少校就找了上来。
为首的一个参谋向着李学文敬了个军礼,客气的说道:“李师长,卑职是第五战区派驻六安联络处的核查参谋,卑职姓王,奉上峰命令,对所有抵达后方休整的部队进行情况核实,以便统筹补给与安置”
接过对方递过来的手令,随意看了眼文件上盖着的第五战区长官部大印后,李学文就随后还了回去。
笑着说道:“这么说的话,我部的物资补给以后就由第五战区负责了?”
“是的,军政部已将贵部纳入第五战区序列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