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月亮之上(2 / 3)

加入书签

的相关测试则由集成在轮内的三轴振动加速度计+轮刺扭矩传感器,用于实时测试月壤承载力,密度和内摩擦角。

每个轮子的转向由独立的270度转向电机+谐波减速器控制。

....

光是轮子模块的配件+必要的传感器和科研配件,就超过了75种。

这还仅仅只是轮子这单个模块,别的都还没统计,机械臂,科学科研载荷,导航与通讯系统,扩展和冗余,保温和散热等等的设备模块,如果加一起,一整套的模块就超过了30个!

这真的很夸张。

更夸张的是,微型质谱—气相色谱联用仪这类科学载荷,谢云逸如果不看佳宇的流程日志,就算他打破脑袋也想不到佳宇是从哪儿搞来的全套设计图纸。

它通过星空一个叫IiSK的制造商,从他那儿买的!

就佳宇调查到的信息来看,这个叫达维德的竟然和NASA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然后从他的个人背景又扩散到了朋友关系,从1到2,从2到无穷无尽的信息都被佳宇给整理成了信息文档!

星空的这种业态,已经朝着谢云逸不曾想象过的方向一骑绝尘了!

如果这还是以往的和平年代,他一定会插手扭转星空的发展轨迹。

但,可惜时代变化太快的。

智能工厂需要生产的科学载荷很多。

唯独这个微型质谱—气相色谱联用仪让谢云逸注意到了。

因为它太不寻常了!

就他所知道的,所有的科学载荷里面,就这玩意最复杂,它需要满足4级极端工况同时在线,真空,超低温,超高温,70倍以上的大气压!

这反应到智能工厂中,它单单制造这台科学载荷,就耗费了18秒!

这也是在他看来,不寻常的地方!

其他的零配件或整个模块,时间耗费得最多的也就是4秒左右,而它在智能工厂中耗费了18秒才生产出来!

足足是别的模块的4倍有余。

也不知道用智能工厂生产出来的这个微型质谱—气相色谱联用仪和普通的有什么区别?

原版的作用一般是检测永久阴影区的挥发物,比如水,二氧化碳,甲烷,氨等等等等。

莫非智能工厂生产出来的同一种产品功能会增加?

甩开脑海中的一丝丝念头,谢云逸开始关注楼兰号的整体情况起来。

先是对楼兰号做一次视检。

它的外表和之前一样,没有任何区别,远远看是黑色,近看有偏点深蓝色,再切换个角度看,又是黑色的。

内部的座舱,仪表板上显示的燃料余量,42.76%

未来几次行程的燃料量都够了!

等到4台基于八哥V3平台组装而成的永昼峰探索机器人成形,在它们开始陆续被装入楼兰号的小货舱中后。

接下来就是等待它从地底深处的基地中转移到地面上。

检查完所有的参数,谢云逸轻轻一给油,一拉杆,楼兰号就开始悬浮了起来。

这次他没有暴力操作,而是尽可能地选择在云层之上翱翔!

目标直指华新航天。

25分钟后,楼兰号就来到了华新航天大楼的正上方大概200米左右的位置。

今晚的天气很好,月光在整个山城中撒下的微微光芒,使得谢云逸寻找起自己所在位置来格外轻松。

他几乎一眼就找到自己所在的小办公室!

它只有一扇小窗户。

不过也足够他把东西递出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