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赤壁赋(1 / 2)

加入书签

187

谁能告诉我从来都不检查作业,不收作业,不改作业的语文老师,今天为什么一时兴起不仅要检查作业,还要抽人上去默写啊。

语文老师进屋突然板着脸从第一排开始查作业,没写作业的站到后面去。

于是大半个班站到了后面黑板去。

还好我昨晚写了语文作业。

语文老师黑着脸(不过他脸晒得本来就黑的),在剩下坐着的人里又抽了几个上去默写。

真服了。

早知道我还不如不写站后面,现在半个班站着看我默写。

他叫了三个人上来默《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让我从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开始默写。

苏子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某年某月某天,苏子顿悟了,活得短短的人哪里比得上亘古不变的山河,如此,凑合活活好了,想开点吧。

我是这么理解的。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这句我背得最熟了。

这话好美,但我还没到能完全理解它的年龄。

我站在台上死活想不起来中间一行的两句,下来才现我默漏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但好在我左右的同学背的还不如我,显得我算过得去。

我在后排同学的眼睛里看到了不可思议。

每个人仿佛都在说,怎么还有人写语文作业啊?

是的,我就是那个晚自习第一节课先开始写语文作业的人。

我学的会语文,我擅长语文,我语文考得好,所以我喜欢语文。

语文让我觉得平静。

如果从晚自习第一节课就开始写数学的话,我人都坐不住到晚自习结束。

我没有戴一璐能写两节课数学作业的意志力。

难得能成为班上剩下一半坐着的人。

听语文老师讲课,我突然想起高一,那时刚上高中考试要从记叙文过渡到议论文。

突然从我擅长的板块到了我没学过的板块,我的作文再也不是范文了。

我有点不适应,但没觉得有什么。

结果有一天,高一的语文老师拿别人的作文当范文,拿我的作文做错误示范,我开始感到不适应。

她给我的议论文打很低的分,我接受不了。

所以我买了三本作文书,在家反复看。

我的作文又成了范文。

想起这件事我有些兴奋。

好,我想学一些。

188

有屁用。

努力学也学不明白地理。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和作文根本不是一个方法。

到底是谁把地理纳入文科的啊?这么多算数,这不是妥妥的理科吗?这么多要理解的东西,生物纯靠背诵能得到的分都比地理多。

真服了。

189

今天总归算个好心情。

直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