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见鬼说鬼话(2 / 3)

加入书签

夏桀后裔。”

“怎么都行,反正都是司马迁的,匈奴列传言: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蒙元人是夏桀苗裔,还是浑粥后代谁也不清,怎么都是对的,看陛下要用哪个。”

到这,方时一脸轻松:“儒家的好处就在这,只要有史可依、有据可查,黑的也能变成白,就看哪种有用。

陈朝使者自认为中原人士,那么李朝、吴朝、丁朝开国皇帝也只能是中原人士,否则陈朝名不正言不顺。

名不正言不顺,大明可举义兵,兴灭国、继绝世,换李朝后人来执掌安南。

若是他承认,那么安南簇自古以来都是中华领土,陈朝灭亡后,亦当回归大明。”

“无耻啊!”

朱棡惊叹连连:“四弟到现场都自责不已,连带着对弟妹是有求必应,留下来过年,便拼着被父皇责罚也要留下来。”

“咳咳!”

方时轻咳两声掩去脸上尴尬:“此事略过,太子殿下不也给燕王殿下补偿了吗?”

“得了吧!是补偿还不是坑?”

朱棡翻了个白眼:“只有二哥和四弟还傻乎乎的相信,孤早就反应过来了。

不过大哥了拿应换,孤也就不找你麻烦。”

?????

方时满脸问号,干我啥事?这都是你大哥选的,找你大哥去。

[被标哥给坑了!他娘的还没地方理,总觉得早晚会变成岳父形状。]

“那就多谢晋王殿下!”

到了皇宫后,朱棡便往坤宁宫去,而方时则走向东宫。

刚进东宫,方时便再次见到朱雄英,此时的朱雄英已经没有原先白白嫩嫩的皮肤,而是变成健康的麦色。

方时觉得,这次他又得解答问题,因为朱标的目光已经转向他。

“方司柬,梁惠王:何以利吾国为何是错的?孟子又为何要仁义即可令魏国强大?”

方时露出惊讶之色:“皇长孙殿下已经学到孟子了?”

朱雄英昂着头,一脸骄傲:“没错!我还可以教妹妹读千字文。

你上次解释得很好,连皇祖母都好,这次我也想听听你的解释。”

“好啊!”

方时笑着应下:“梁惠文王没错,身为国君国家利益重于一切;孟子也没他是错的,只是相对于仁义二字而言,利字就是错的。

孟子见梁惠王时,魏国经过马陵大败、河西之地被夺,早已不复霸业。

他那时一心只想如何让魏国崛起,因此不能他是错误的。

而孟子的仁义,是因战国时期战争不断,庶人百姓苦不堪言,若魏国行仁义之政,善待百姓。

会吸引一大批别国百姓,这些百姓为了不再过原先日子,必然会拼命守住这好不容易得来的东西。

孟子不被魏王所用,不为别的,是因其没有配套的治国政策。

四书是史、五经亦史,殿下想要真正了解孟子等先贤的理念,可以试试代入当时的下形势。”

朱雄英低下头沉思,良久后才缓缓抬眸:

“你的意思是,先生教错了?看书不能望文生义?”

“不是!”

方时轻轻摇头:“先生没教错,所有经典学习都是从望文生义开始。

先生梁惠王错,是因为以个人言:仁义与利益往往相对,殿下还,当先教仁义礼智信,以期明白何为仁义。

当有仁义之心后,便可学习何为利,那时便知道以国家言:仁义和利益并不是不能共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