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财要露白(2 / 3)
差球不多。
春游全写收网捕渔,同样的句式,同样的形容词……
鱼在过称之后,就大筐大筐地装进充了氧的罐车里。
很快就把四辆货车装满。
看到这丰收的场面,小孩子很开心,可是大人却以咬牙切齿的居多,他们在后悔,为什么自己就不知道养一亩水面的鱼呢?
这么好卖,这么好养……
最后却便宜了王家。
肯定是因为王谷是支书吧?
肯定是因为王兴汉是镇上的副书记吧?
可是这两条理由都是站不在住脚的。
因为河庙嘴的六口塘面,有接近六十多亩。
而王耀祖也只是承包了其中的一亩水面。
剩下的五十多亩明明就没有人承包,为什么他们不去呢?
机会就摆在那里的。
可是呢,他们死活都不愿去承认自己的短板,把人家能发家致富全都归功于王谷和王兴汉两代为官的原因。
其实这种情况就算放在三十年之后也是常见的。
俗称:我上我也行。
当然后来为了把这些在权力和钱财上获得一定成绩的人贬低得一文不值,又为了衬托出自己的公平公正,他们会把句式变成:你爸要是和他爸一样,你比他还厉害。
看上去在夸别人,其实也只是变向拉踩,通过贬低别人来得到短暂的快感。
当他们无法用“堰塘包给我,我挣得比他还多”的句式时,他们就要考虑一下从别的地方来对王耀祖进行贬低。
比如“这鱼死吉儿难吃,特么的居然有人买。”
“这种鱼一年能长这么大,哪有什么鱼味?”
“一点营养都没得。”
“听说这种鱼连刺都不长,这就像人不长骨头,你们说健康不健康?”
“王耀祖他婆娘是农科院搞研究的。”
“肯定是通过那些奇奇怪怪的药把鱼喂大的,这种搞不好就要把人给吃死。”
这些小话呢,就在小范围里传播着。
最后,他们就得出了两个结论:一,狗都不吃。
二,这鱼不值钱。
然而网底还剩了一些的时候,王耀祖突然大声说,“剩下这些鱼,就我们大队的分了,今天中午集体吃鱼!”
哼,狗都不吃……有人很有骨气地嘀咕了一句之后,身边已经有人扑了出去,去网子里抢鱼。
开始还拉不下脸的人,看到别人都在抢,他也一下子扑了上去。
于是就听到他们在笑,“你不是说狗都不吃?”
“老子又不是狗,肯定要吃。”
“你不是说没营养啊?”
“哪管它营不营养,吃饮为原则。”
“抢哦……”
这么看起来,一群人当中,最有骨气的,就是赖青山了吧。
他从头到尾都盯着王耀祖,只想看王耀祖收了多少钱。
也不光是赖青山。
其实姚兰溪也把注意力放在王耀祖的身上。
钱世豪从吉普车上提了个布袋子下来。
往王耀祖的面前一扔, “我说直接给你划账,你说你要收现金。”
“耀祖,财不露白,你晓得不?”
王耀祖朝那边的王兴汉笑了笑,“不露白财,挣来有啥意思?”
“老子不但要让河庙嘴的人看到,还要让平桥镇,三川县都看到……”
“未来,益州省,都给老子看过来……”
王耀祖二话不说,把一口袋的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