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二、果然有问题(2 / 3)
,将后续涌来的虫群一批接一批地吞噬。
虫群的冲锋并非毫无效果,它们进化了。
不少跳虫的甲壳呈现出一种中空的,能偏折部分热能的方向性结构。
一些蟑螂和刺蛇在死亡前,会猛地蜷缩身体,甲壳缝隙中分泌出大量快速凝固的泡沫状物质,试图隔绝高温。
更有一些特殊的单位,顶着烈焰向前喷吐高粘度的酸性或碱性黏液,企图熄灭前方的火焰。
这些进化,在一号大陆的战场上或许能显著提升生存率,但在东国为此战准备的、当量以“平方公里”为单位计算的毁灭性火力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它们的挣扎,仅仅是将死亡时间推迟了几秒。
战况看似一边倒,虫群正在被高效地净化。
然而,在燧人指挥中心,周髀一号庞大的数据流中,却捕捉到了那转瞬即逝、极其微小的“杂音”。
【警报:检测到异常行为模式。】
【坐标:目标C3区域,坐标6-3-27-318-NE,地下深度37米,编号T-441虫群分支。】
【异常描述:自毁信号生效后3秒,该分支约0.3%个体,共计17只特殊虫子,出现约5秒的行动延迟及方向偏离,偏离角度7.8度。】
【它们的目标继续指向最近的人类聚居点地下管网预设入口,但在五秒后随后强制校正,归入主冲击流。】
【坐标:目标D2区域,坐标3-3-9-227-SE,近海海底坑道,编号T-519虫群分支。】
【异常描述:自毁信号生效后3.01秒,检测到三只深潜型掘进虫未停止挖掘动作,未对信号表现出明显反应,持续5秒后调转了掘进方向,行为模式出现强制校正。】
【类似微幅异常波动,在首批次冲击虫群中,共检测到74起,涉及个体占比小于0.01%。】
数据被高亮显示在主屏幕上,虽然比例极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在周髀一号的绝对精度下,这“几乎”就是确凿的证据。
“果然......”李云枢盯着那放大的行为轨迹模拟图,“它们没有完全“失控”。”
“有极少数单位,在接收到自毁信号的第一时间,出现了“犹豫”,甚至试图继续执行原定任务。”
“应该是母虫,有母虫在几秒钟后干预了它们,强行覆盖了那短暂的“无视底层逻辑的表现”,让它们继续表演‘疯狂’。”
丁参谋长冷哼一声:“看来老万的推测没错,那墨饕带来的“钥匙”,确实起作用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