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新援助计划(2 / 2)
炮兵团。
这些物资的总价值,甚至比不上瓜岛战场数日的开销!
而若能借此牢牢牵制住日寇两个师团的兵力,这笔花费就值了!
更何况,sti1191e11将军还提出:只要预算充足,一年之内即可培养出三十万大军,继而全力反攻东亚。
这无疑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战略构想,尽管花旗国内对此嗤之以鼻。
sti1191e11将军构想成立三个万人编制的旅级作战单位,用于填补主力部队被抽调后的防务空缺。
这些部队将全部由花旗军官训练,作为守卫缅北运输线的战略堡垒,并能随时牵制乃至打击日寇部队,使其无法轻易抽调兵力。
这本是一桩双赢的援助美事。
然而,计划一旦进入实施阶段,便立刻触礁。
指挥权归属成了双方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
不仅如此,武器具体分配给哪支部队、由哪位军官出任指挥官,也在国军内部引了激烈争论。
毕竟,拥有一支全副美械装备的部队,就意味着从“杂牌”
一跃成为“主力”
。
装备一到,林译和孙师长所部毫无悬念地优先得到了补充。
那么,剩下的武器由谁来瓜分?这立刻成了各方势力眼中一块令人垂涎的肥肉。
林译的部队此时正全力投入整训。
这两个月,成了他们弥足珍贵的成长窗口。
刚刚经历战火洗礼的部队,急需花旗教官的系统理论武装,将官兵脑海中朦胧的战斗理念,淬炼为切实可行的战术。
林译深知当下教官的宝贵。
老麦是位难得的好人,他全心全意扑在部队建设上,只为尽快终结这场该死的战争。
而他的助手柯林斯则堪称真正的“全民协助”
——他毫无保留地将援助武器的操作、维护、保养、使用诀窍倾囊相授。
更难得的是,教官们带来了欧罗巴战场最新的战术报告,并与林译等人分享。
这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指挥素养。
此刻,林译才真切体会到掌握英语的好处。
这让他能良好的沟通,更快的理解。
他甚至主动提出需要研究一些日耳曼军队的战术资料。
老麦对他军校出身、勤于钻研又精通两门外语的素质大为赞赏,在报告中多次提及他的优秀。
同样,孙师长展现的才干,也令其麾下的美军教官们赞叹不已,报告里满是溢美之词。
林译与孙师长两人分走了最精良的装备。
剩余的武器,则被罗司令优先用于新编96师。
该师完成换装后即被调回国内。
紧接着,罗司令施展了一招“偷梁换柱”
:将这批美械暗中与28师原有装备对调,并顺势提议将28师扩编为两个独立旅。
至于最后仅剩的部分美械,唐基正虎视眈眈,全力争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