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战防计划(1 / 2)
在灯塔国的一间办公室里,一位高官暴跳如雷:“你到底是怎么想的?这份报告至关重要!
我的天,如果当时组建这支部队,根本花不了多少钱。
你哪怕在偷袭生后的第一时间交给我也好啊,怎么现在才整理出来!
你知道这对局势有多重要吗?噢,上帝啊!
我得立刻上报!”
林译的这份报告终于被迅递交了上去。
时隔半年多,林译的建议终于重见天日。
在罗师傅的敦促下,灯塔国参谋部对这份报告进行了详细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在华夏战场上,一个由三个整编师组成的军,完全有能力防御住日寇一个师团的进攻。
而根据参谋部的评估,日寇最多只能派出两到三个师团起进攻。
罗师傅拿到结论后,意识到华夏只需组织一支十二万人的部队,并由约翰牛提供空军和炮兵的支援,就足以抵挡日寇的进攻。
参谋部已经将林译的要求折算成具体的武器装备,并进行了详细计算。
经过计算,按照果脯的标准组建这样一支大军,费用竟然低得惊人!
五万支步枪仅需一百多万美金,五千挺机枪不过六百多万美金,一千门全配迫击炮仅需三百万美金,三千支冲锋枪仅需八十万美金。
加上弹药,总费用也不过三千多万美金,就能打造出一支战力不俗的部队。
即使约翰牛不愿意提供炮火掩护,再提供一百门大口径火炮及配套炮弹,总费用也绝不会过一亿美金。
这无疑是一笔值的投资!
这一分析结果让罗师傅大为振奋。
他意识到,支持华夏抗战不仅投入成本低,而且效果将极为显着。
更重要的是,林译的资料让灯塔国感到十分满意。
尽管林译没有留洋经历,但他的学历在当时的华夏已经算是相当出色。
他毕业于抗战初期的军官训练团,而那一时期的两届训练团正是含金量最高的,毕业生基本都已晋升至上校军衔。
当时,华夏仅有两个军官训练团,一个位于庐山,另一个设在珞珈山。
这两个训练团都是中正最为重视的军官培养基地。
然而,随着战局的恶化,两地训练团相继解散。
之后的军官训练班仅仅持续两周到一个月,几乎成了在职军官镀金的成班,与早期的训练团不可同日而语。
林译的过往经历和学识,让灯塔国对他的建议格外重视。
他的分析和建议不仅展现了务实的作风,其可查的战绩也相当出色。
据当时与会的军官汇报,林译的英文水平也很不错。
此外,他在军校期间是最勤奋的学生,各科成绩均为甲等。
这份报告为灯塔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战略支持方案,也让灯塔国对林译这个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基于这种背景,灯塔国观察组在收到电报后,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禅达与林译接触。
他们以参观的名义来到此地,却见到了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
禅达的氛围与他们得到的情报大相径庭。
这里没有颓废与混乱,反而充满了秩序与活力。
林译所带领的部队展现出极高的纪律性和战斗力,士兵们士气高昂,训练有素。
观察组的成员们不禁对林译的领导能力刮目相看。
战士们身体健康,体格壮硕,军纪严明,没有酗酒、赌博或打架的现象。
全旅军容整齐,军服和内务都打理得干干净净。
每天清晨,部队起床后整理内务、梳洗完毕,随后在指定时间内集合,整个过程有条不紊,耗时不到十分钟。
集合后,部队进行点名、唱军歌、俯卧撑和徒手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