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野外生存(1 / 2)

加入书签

随着部队的整训逐渐步入正轨,林译对未来的局势终于有了一丝信心。

他决心不再依附于任何人,独立展,自力更生。

如今的林译,对任何势力都心存戒备,不再轻易相信。

梦境的后半段充满了压抑与绝望——溃兵营的弟兄们相继离世,曾经信任的长官背弃了诺言,那个语重心长的老大哥竟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

终于,日寇被赶走了,可队伍却更加混乱,经济崩溃,强取豪夺成了常态。

林译的军衔虽然升了,但此时少将已多如牛毛,毫无意义。

他的指挥所里堆满了粮食,心爱的唱片机也配上了,呢子军装、勃朗宁手枪、三节头皮鞋,俨然成了一副精英模样。

然而,他的内心却没有一刻感到快乐。

最终,他在无尽的压抑与绝望中,选择了饮弹自尽。

林译深知,未来的作战将聚焦于两个关键领域:丛林战与防御战。

在这两者之中,防御战是他的强项。

得益于前世的记忆,无论是南天门的坚固地堡,还是未来在中原战场上亲自部署的铁桶阵,他都了然于胸,游刃有余。

然而,丛林战却是他的短板。

在他的记忆中,自己在丛林中的表现始终像个诚惶诚恐的新手,毫无章法。

丛林战的王牌指挥官,唯有龙文章一人。

可这个人,从名字到来历,似乎都是虚构的。

林译苦苦寻觅了数年,却始终未能找到他的踪迹。

即便是托人打听何建的湘军,也依然杳无音信。

既然找不到龙文章,林译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通过实战来磨练部队。

他深知,丛林战的经验只能通过一次次战斗积累。

与其将来在战场上付出惨痛代价,不如现在就让部队在训练中吃点苦头。

幸运的是,他的部队中并不缺乏熟悉山林作战的士兵。

黔军,无疑是丛林战的主力。

尽管这支队伍常因专打“王家劣”

的故事而被人诟病,被称为最差的杂牌军。

但那只是因为他们人数稀少、装备落后且组织松散。

黔省山峦叠嶂,密林遍布,黔军士兵从小就在山林中穿梭,练就了一身丛林生存的本领。

如今,他们换上了新式装备,丛林作战的能力更是如虎添翼。

此外,湘军和川军中也有不少熟悉山间密林的士兵。

而少量的本地滇军,则对这片环境更加了如指掌。

林译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

先,他命令各营连分批进入密林进行野外拉练。

士兵们仅携带三天的粮食,却要在林中生存一周。

这种严苛的训练,旨在逼迫他们快适应丛林环境。

其次,在拉练结束后,部队将进行修整,随后在夜间渡过怒江,向对岸的日寇起突袭。

突袭地点不限,以营连排为单位,秉承出其不意为原则。

林译希望通过这种实战演练,让部队熟悉丛林战的特点,善于现埋伏点,掌握突袭技巧,并能在复杂环境中迅分辨敌我。

林译相信,只有通过这样的训练,他的部队才能在未来出境后的丛林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部队迅行动起来,南天门的防御工事逐渐成形。

对于那里的原有部署,林译早已烂熟于心。

他毫不费力地绘制出了草图,甚至还根据未来的经验进行了优化调整。

原先的南天门工事主要是为了防御江对岸的敌人,而如今,面对从缅北方向来袭的日寇,整个布局必须重新调整。

这个地方绝不能丢——为了攻下这里,曾经牺牲了一座大桥和七千多名战士的生命。

如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