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两份战报(1 / 2)
但此时,国内战线的配合却出现了疏漏。
第二十九集团军指挥部根据天气状况研判,认为日寇短期内不可能横渡洞庭湖起大规模进攻,因此防御有所松懈,江防部队轮流休整。
加之缺乏探照灯等夜战装备,对湖面动向的监视也未给予足够重视。
不料鬼子竟趁夜色在恶劣天气悄然渡湖,在我军阵地前集结。
所幸批渡湖的鬼子兵力有限,并被江防哨兵及时现,双方随即展开激烈交火。
彻夜的枪炮声不仅阻滞了敌军的渡湖行动,也使后续鬼子不敢全力下水。
整晚的战斗,基本上是由江防部队与已登陆的鬼子正面交锋。
直至天色破晓,鬼子在晨光中终于看清,与他们血战整夜的华夏守军,阵地上竟只剩下寥寥数百人,不过是三个川军连队的编制。
意识到自己过一个大队的兵力竟被如此单薄的队伍死死拖住,东洋指挥官在惊愕之余勃然大怒,立即投入所有预备队,起一波强过一波的决死冲锋,企图一举碾碎这道单薄的防线,为后续渡湖部队提供掩护。
阵地上,这三个川军连已到了极限。
他们赖以抵抗的核心火力,仅剩两挺民二四式重机枪、一门炮弹早已告罄的82毫米迫击炮,以及八挺得益于林译先前支援才得以装备的布伦轻机枪。
正是这些武器,在过去漫长的一夜里,构成了抵御强敌的脊梁。
机枪手换了一茬又一茬,弹药手一个个倒下,又一个个顶上。
手榴弹箱早已见底,且由于弹药不通用,轻机枪也不敢肆意射。
指挥官选择放近了打,战士们依靠步枪和刺刀,进行着最后的搏杀。
然而,鬼子的后续部队仍在不断渡湖增援。
待第二十九集团军全面反应过来时,已有一个联队规模的鬼子成功突破防线。
轻机枪的枪声变得愈稀疏、零落,往往是一个长点射后便陷入沉寂。
不是射手阵亡,就是弹药耗尽。
士兵们满面硝烟,军装褴褛,许多人带伤作战,尽管疲惫不堪、仅剩最后一挺机枪还在断断续续地嘶吼,他们依旧死守着阵地。
王将军亡羊补牢,急调暂编第五师前出堵截缺口,同时向战区司令部请求支援。
然而战区回复仅八字:“层层阻击,尽可能杀伤敌军。”
待他们赶到前沿阵地,而负责江防的三个川军连,也已全员战至最后一刻,无一人生还。
师长动容的说道,“瞧瞧人家川军,咱们能给湘军丢脸吗?给我顶住了,只要没有撤退命令,要过去只能踏着咱们的尸体!”
开罗的清晨,两份战报被同时呈递上来。
第一份来自缅南前线:远征军攻势顺利,在空军有力支援下,已歼灭日寇一个联队,并正加紧合围其整个旅团。
其他各部也成功遏制日寇反扑,转入积极反击。
而另一份来自第六战区的电报,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战况:日寇以“集中猛烈炮火”
狂轰我军阵地,造成“阵前一片火海”
。
虽第十集团军顽强顶住正面压力,第二十九集团军在遭遇偷袭后也勉强阻敌深入,但整体形势依然吃紧。
他仔细听完两份战报,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却并未放松警惕。
眼下这场会议关系全局,绝不能因局部战果而影响整体部署。
略作沉吟后,他指示道:“电告第六战区,务必顽强抵抗,实施节节拦截,坚决防止战线溃散。
同时通知远征军,未来三天保持低烈度作战,稳扎稳打,不可冒进,也不得后撤。”
命令下达之后,辞公随即电告各部,守军各部务必确保阵地不失。
进攻的部队维持低烈度作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