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战术计划敲定(2 / 2)

加入书签

战应坚持自主判断,不必一味听从外方调遣。

于是,作战计划正式启动。

尽管部队实际获得的援助有限,但相较于国内其他部队,他们已是精锐中的精锐!

每个师都配齐了一个弹药充足的炮兵营,另有军部直属炮兵团增援;轻武器配备也达到了批整编师的水平。

然而,真正的关键,在于他们拥有一批历经战火的老兵——这才是战斗力的灵魂所在。

新征的壮丁难堪大用,唯有从生死场中活下来的士兵才有价值。

特别是那些打过一两场硬仗的老兵,整个人都会生脱胎换骨般的蜕变。

与此同时,鬼子敏锐地察觉到战场态势不同寻常。

以往,他们的进攻流程堪称“教科书”

:侦察机飞掠阵地拍摄,分析照片锁定工事位置;随后轰炸机轮番轰炸,尖兵前出试探火力,炮兵观察员则隐蔽在安全距离校准目标。

紧接着,炮群按指令精准拔除工事,步兵随即起冲锋夺取阵地。

这套流程他们演练过无数次,向来顺利无阻。

然而此刻,阵地上竟空空如也!

这异常情报令师团长陷入沉思。

陆军大学的课程从未涵盖如此局面!

他心知肚明:只有两种可能——国军已撤退,或正潜伏于丛林,张网以待。

参谋部一番激烈讨论后,连参谋长也感到迷茫:交通线上不见国军踪影,却处处残留破坏痕迹。

他们究竟撤了没有?众人皆无定论。

“将军阁下,”

一位军官急切进言,“若不追击,任其彻底破坏交通线,我军快推进计划必将受挫!”

更棘手的是后勤危机:在座诸位将领皆知,军粮仅能维持数日。

“就地征粮”

早已成为陆军铁律,自金陵战役后,本土就要求自行解决大部分军粮。

如今太平洋战事爆,海上运力吃紧,部队生存极度依赖劫掠地方。

此前的迅猛攻势尚能保障粮秣,一旦攻势停滞,断粮危机便骤然凸显。

一个更深的忧虑压在心头:若强行征粮,那些视日军为“解放者”

的缅奸,还会继续效忠吗?一旦失去地方支持,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双重压力,师团长最终咬牙拍板:“进攻!

派遣小股部队突前侦察,主力梯次跟进。

只要谨慎行事,风险尚可控制。”

他决定冒险一搏,以削减后勤压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