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各派相争的会议(1 / 2)

加入书签

山城的会议厅内将星熠熠,气氛却有些微妙。

长桌上摊开的文件仿佛带着灼人的温度,将军们的目光掠过纸页,先是灼热,继而惊心,最后都化作一丝不易察觉的庆幸。

眼热的是巨额无偿金援,是清单上那些令人咋舌的数字。

崭新的步枪、锃亮的火炮、看不到尽头的弹药列;心惊的是那份计划书里几乎疯狂的进攻节奏与兵力调配;而庆幸的,是附在后面的中方修正案总算留存了几分理智,保留了喘息余地。

“诸公都看过了,”

主座上的声音平稳响起,“我认为尚可接受。

各位可有什么意见?开会么,直述己见即可,不必拘谨。”

话音落下片刻,一位戴金丝眼镜的中年将领站起身来。

他手指轻轻点着桌面上的文件,语气谨慎却坚定:“装备、编制、美援教练,这些都没有问题。

唯独这第一条——批十万兵员均需初小以上文化程度,是否要求过高?是否可以考虑将此批人员作为军官苗子培养,另从各战区募兵所抽调作为补充?”

“何长官此言有理!”

侧座立即有人附和,“识文断字的青年哪一个不是家中心血?培养一个读书人得要多少年!

十万之数,是不是太伤元气了……”

“我看不然!”

反驳声斩钉截铁地响起,“正因为是读书人,才知道为谁而战、为何而战!

十万青年十万军,要的就是这股破釜沉舟的血性!

好兵源就当是良家子!”

争论声在厅堂中交错,主座者静静听了片刻,终于抬手止住了议论。

“好了。”

他的声音不高,却让整个会议室安静下来,“辞修说的在理。

十万青年十万军,要的就是这般骨气,这件事不必再议。

我们进行下一项。”

山城的会议厅内,硝烟再起。

下一项议题刚一抛出,便如同点燃了炸药桶。

军费、武器、物资……处处是要害,人人要争抢。

抗战数年,经济早已千疮百孔,各部队缺编严重、装备老旧,弹药补给时断时续。

每一声诉苦都自肺腑,每一句争取都关乎存亡。

会议一度陷入僵局,几乎要在争吵中走向死胡同。

主座上的那人似乎早有预料,只是抬手压住了纷杂的辩论,语气平稳地将议程推入最关键的一环:“sti1191e11将军的方案——究竟能不能执行?有没有可行性?”

厅中一时寂静。

前两轮争论未果,众人已隐约察觉,真正的布局恐怕早已定下,再议不过是走过场罢了。

果然,此时一位气质斯文的将军应声起身,从容取出厚厚一摞文件,交由侍卫分下去。

“我这里有一份计划,请诸公过目。”

诸将彼此对视,心照不宣。

正主来了。

既是“自己人”

拿出方案,再争也无益,不如在既定框架中多争些实惠,守住本方利益不至吃亏才是正经。

于是会场气氛悄然转变,不再有尖锐交锋,取而代之的是各方婉转诉苦、低调请愿、高调表忠心的表演。

表面一团和气,实则暗流涌动,每一句话都在权衡、每一句回应都在试探。

良久,主座者终于一锤定音:“既然如此,每日运送五百人赴印受训。

其余部队集中于滇省整编:这批力量,将来要用于反攻。

防务必须确保,诸位所说在理。

至于花旗方提出的作战方案……另择时间于参谋部详议。”

一场事关战略大局的会议,就这样草草收场。

是否早有剧本,每个人心中自有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