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反攻部署(1 / 2)
双方达成共识后,一切进展骤然加。
sti1191e11将军趁势迅启动整编工作。
经人员清点,现原有的四个军均达不到军的编制标准。
他果断将其缩编为四个师,并将整编过程中淘汰下来的士兵转送至滇省接受集中训练,用以日后重组和再编成新的作战单位。
按照他的部署,整编后的三个美械师及约翰牛部队将由他直接指挥,其余部队则交由华夏方面指挥官统筹配合。
整编一经完成,部队便将立即投入反攻。
同样收到装备的山城方面也并未耽搁,随即展开了内部的分配部署。
尽管这批武器将投入战区中的三个师,且明确交由薛司令统一指挥,但具体调配给哪些部队,仍是一件需要仔细权衡的事情。
他心中已有两个人选。
当其冲的是第七十三军暂编第五师师长:黄埔四期出身,参加过北伐,毕业于陆军大学,可谓心腹嫡系,忠诚毋庸置疑。
更何况他还历经淞沪、太原、徐州、武汉和第一次长沙会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将。
第二个人选是第十军预十师师长。
同样出身黄埔,并经陆大深造,战功赫赫,值得托付。
他本来对这两处安排颇为满意,直到看见第三个名字,不禁皱起了眉头。
并非此人资历不足或成分欠佳,相反,他黄埔一期毕业,身经百战,带兵成绩出色,堪称优秀。
只不过,他对这位将领始终喜欢不起来。
只因为对方相貌确实有些粗犷,而他一向偏爱英挺俊朗的军人。
面对这样一位话不多、相貌亦不端正的将领,他心里总有些说不出的抵触。
然而,佐民在来信中竭力举荐,加之该部在上高战役中确实表现出色。
若因个人偏好而否定其能力,未免显得自己心胸狭隘。
几经斟酌,他最终决定将这批装备调配给该师。
于是,三支批换装的部队就此确定。
虽然分到的装备数量不算最多,却已极为珍贵,令三位将领倍感振奋。
各部步枪悉数换新,重机枪也从老旧的民二四式全面更换为1917式,不仅数量充足,弹药配给也远以往。
此外,部队还获配了大量手榴弹和迫击炮。
最关键的增强,是两个专业炮连的加入:一个重炮连,一个战防炮连,并配备了大量卡车与吉普车。
整支部队的战斗力,因此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显着提升。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整编,sti1191e11将军终于按捺不住,下令立即展开反攻。
38师作为主力,迅开赴仁安羌地区,准备向日寇第214联队动正面进攻。
此时的38师早已今非昔比。
作为仅有的两支“模范师”
之一,此次担任主攻的新编313团不仅配属了近百辆卡车保障后勤,还拥有五百多匹驮马,机动性和补给能力大大增强。
全团装备24挺重机枪、81挺轻机枪,以及18门82毫米迫击炮和36门60毫米迫击炮,还配了一百多支冲锋枪,火力水平显着提升。
更关键的是,此次进攻还得到了两个炮兵连和18辆坦克的直接支援。
其实力,已丝毫不逊于鬼子一个联队。
部队刚一抵达预定攻击位置,花旗的轰炸机群便从机场呼啸而起。
按照作战计划,空袭结束后地面进攻即刻展开。
孙师长早已做出部署:派112团暗中渡河实施迂回包抄,113团担任预备队,新编312团埋伏在必经之路,师属侦察营则密切监视鬼子可能的增援动向。
他决心一鼓作气先击溃正面之敌,再“围点打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