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学习军事(1 / 2)

加入书签

火车行驶了一天一夜后,林译终于抵达目的地。

刚下车,便有人带领他们前往学校。

教学楼是一座四层的欧式建筑,门前是一片宽阔的操场,后方则是射击场。

核对完身份,查验了介绍信和结业证书后,林译被分配到陆军步兵军官二大队。

宿舍分配完毕后,他便开始了开学前的等待。

看得出来,学校对他们这批学员颇为重视,宿舍条件相当不错。

上下铺的木板床整齐排列,一个大帐篷里住着一个班的学员。

林译的学识在大队中名列前十,因此被任命为班长。

每天,他负责带领战士们起床、洗漱、出操、领唱、吃饭。

在新兵队列操练的一个月里,他始终尽职尽责,他的衣服是最整洁的,内务是整理的最好的。

这样的生活让他感到充实,尽管作为学生,他很少参与体力劳动,但这种强度的训练已足以让他筋疲力尽,每天倒头便睡。

在梦中,他依然不忘学习,甚至自费购买了英语书,认真研读。

他记得自己过去因按部就班地学习德语教材,导致对其他语言一知半解,战略战术也糊里糊涂。

唯独军歌和步兵操典他掌握得极为出色,这才得到了上级的赏识。

再加上他一心渴望奔赴前线作战,而非在后方打点关系,因此林译尽管理论知识全优,体能、射击各项全差,但他的军衔却并未受到影响。

新兵收训结束后,便进入了常规的训练教学阶段。

每位学员分了两套军装、两件衬衣、两双布袜、三双草鞋和一条武装带。

学员们以集体生活为主,每周放假一天,可以自由活动或请假外出。

但林译只是外出买书,从未和其他同学交际、喝酒。

课程内容参照士官学校的教学大纲,涵盖了战术学、兵器运用、阵地构建、地形学、军制学分配、交通线部署以及实地测图等科目。

体能训练则以早间操和晨练为主,专门安排了单兵动作训练,以及营、连、排在行军和作战时的散开、推进和各单位联络等实战技能。

由于国军的联络方式相对落后,课程中还特别教授了旗语的使用。

这样的训练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也强调实战技能的培养,旨在为学员们打下一定的军事基础。

林译从私塾到高中接受了系统的文化教育,加上他时常在梦中钻研军事书籍,因此各科理论成绩都十分优秀。

然而,他的体能和射击成绩却始终在大队中垫底。

尽管如此,教官们注意到,林译每天加练体能,绕着校场跑步,清晨还会提前起床进行射击训练。

教官虽然对他使用的枪支弹药来源感到好奇,但考虑到他的文凭来自沪市,便也释然了。

尤其是看到他那支原装步枪后,教官只是笑了笑,勉励了他两句,便不再深究。

半年后,上级对这所军校的态度生了转变。

由于前线战事吃紧,基层军官伤亡惨重,急需补充兵力,因此过半数的成绩平平的学员被提前放结业证,分配到前线各部队。

而成绩优异的一批学员则被留下来,参与汉斯教材的培训。

林译正是其中之一,然而,这次培训却为他日后的作战埋下了隐患。

汉斯的战术理论与国军传统的步兵操典截然不同。

步兵操典强调令行禁止,完全服从上级指挥;而汉斯的战术理论则崇尚进攻的及时性和突然性,充分信任下级军官的判断力,只需向其下达作战任务即可。

这种理念上的冲突,加上语言障碍带来的误解,让以前的林译在实战中一度陷入迷茫。

梦境中林译多年后才终于破解了这一困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