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不再激动(1 / 2)

加入书签

张立宪在营帐里擦拭他的1911手枪,他想起十六岁那个暮春。

青石板路上散落的课本被游行队伍踏过。

可是现实的残酷,让他认识到一腔热血并不能救国。

军人唯有一种战法,那就是死战,他追随虞啸卿,正是看中他同样的爱国心,还有不俗的背景。

唯有中央军才是抗战中流砥柱,其他部队不过帮衬的助手罢了。

当虞啸卿为某个壮烈计划眼含热泪时,总是张立宪默默调整作战计划。

就像昨天一样,视察完阵地的虞啸卿走了。

他还要把部队的机枪阵地按规范重新布置。

张立宪比虞啸卿更知道这一批新兵不俗。

他们虽然没打过仗,但训练的不错。

他在师部就知道林译的诸多战绩。

这个学长是他少有的崇拜对象。

军人就该这个样子,如今看来名不虚传。

张立宪走向阵地,虽然他已经知道不需要修改什么部署了。

他站在堑壕边缘,指尖的香烟燃到一半,青烟在袅袅飘散。

他眯起眼睛,打量着这片新构筑的阵地——纵深交错的交通壕像蛛网般延伸,轻重机枪的射击孔错落有致,每个火力点都严格遵循着教官在军官训练团讲授的交叉火力理论。

射击角度按照他的计算,基本已覆盖了整片区域,只需稍作调整,就能完美无缺。

这些可都是新兵啊!

他不得不承认,这些菜鸟的表现远预期。

这就是林译的训练水平,张立宪佩服不已。

≈34;标尺八百,仰角十五度≈34;张立宪蹲下身,用指节敲了敲马克沁重机枪的冷却水套筒,金属的震颤顺着指尖传来。

这些新兵挖的散兵坑深度恰到好处,胸墙的夯土结实得能弹开迫击炮弹片。

用竹片编织的顶棚,覆上了沙子黄土,可防止掷弹筒袭击。

张立宪颇为满意的回到军营里,他推开指挥所木门时,虞啸卿正对着作战地图出神。

阳光洒在他肩章上,映得那两颗星闪闪光。

≈34;报告长官,≈34;张立宪立正敬礼,≈34;阵地构筑完毕,阵地完全达到军校的标准。

火力配置合理,在两侧我又做了加强。

≈34;

虞啸卿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划过:≈34;画皮容易画骨难啊,≈34;他轻叹一声,转身看向下面的军官,≈34;这些新兵现在挖战壕、架机枪像模像样,可等炮声一响怕是乱的不像样子。

你去………≈34;话音未落,何书光已经跨步上前。

≈34;长官请放心!

≈34;何书光的皮鞋后跟重重相碰,一个敬礼挺得笔直;≈34;督战队已经就位,三挺重机枪架在二线阵地。

≈34;他扶了扶钢盔,镜片后的眼睛闪着寒光,≈34;但凡有临阵脱逃者,格杀勿论!

≈34;

虞啸卿至此方觉满意:“诸葛孔明,曾作《出师表》。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乃华夏军官之骨气也,吾辈当以此为典范。

时至今日,值此国难当头之际,蜀中官兵亦是悍不畏死。

世人皆盛赞台儿庄,然而我却以为,藤县之战,川军前赴后继,打的猛,不怕死,方为我军之楷模。

岁寒,方知松柏之后凋也,如今更需要一身傲骨不低头。

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唯有舍生忘死,牢记军校训诫,方可不负身上这一袭军装。”

虞啸卿说的慷慨激昂,声线因激动而微微颤。

他又一次感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