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四战区的任务(1 / 2)
一场原本声势浩大的战役,最终以虎头蛇尾的方式黯然收场。
自那之后,约翰牛部队转而采取守势,专注于巩固现有防区,并全力推动当地恢复生产,再也无人提及反攻大计。
随着国内外战局暂趋平稳,国军获得了整整四个月的宝贵休整期。
山城方面积极推动军官赴印受训计划,同时在滇省加紧培养更多军事人才,为未来掌握军权埋下伏笔。
在这段相对平静的时期,林译除了狠抓部队训练外,还悄悄做起了“特殊买卖”
。
他将空间里的三辆福特0de140b四门轿车,以平价分别转让给孙司令、第十集团军的王将军以及欧将军。
这笔交易为他换来了至关重要的经营自由,从此他的生意无人过问。
获得庇护的林译开始大展拳脚:向市场抛售棉花,为山城兵工厂供应铝材,向第六战区输送汽油。
这些交易为他换来了崭新的军装、优先调配的弹药、充足的粮饷和可观的金银。
既然队伍里已经出现了“飞马牌”
香烟的踪迹,林译确信,那一边也早已从中获得了不少实惠。
一日深夜,“光影”
再度现身,竟一口气劫掠了三座军用仓库。
其中两座为鬼子所有,更令人心惊的是,连国军自家的仓库也未能幸免。
此事如一面镜子,照出了战区深藏的另一面。
林译心中雪亮:这片水面之下,远非清澈见底。
这支军队的体制早已从根子上腐朽,徇私舞弊、监守自盗,早已是心照不宣的常态。
夺来的鬼子胶底大头钉皮靴立刻配部队,解了燃眉之急;唯有那身土黄色军装需重新染色方能使用。
后勤仓库里大部分物资都物尽其用,迅转化为战斗力。
一时间,全军装备阔绰得惊人。
就连小小排长也人手一架望远镜,煞有介事地研判地形;军官个个配备手枪,虽说“王八盒子”
质量堪忧,但在国军体系里,配枪需自掏腰包,要从军饷中扣除费用。
能有一把傍身,已属不易。
话分两头,这段时期,第四战区可谓风头无两。
张司令坐镇两广,手握十八个师,却从未像今日这般扬眉吐气。
过去作为守军,战事不温不火,部队常被随意抽调,装备更是差强人意,空有统帅之名,难展拳脚之实。
而今,一纸军令改变了一切:他受命率部向盘踞粤省的日寇起进攻,全力打通出海口,光复粤省全境。
更要紧的是,要在收复区修建花旗空军机场,以此为据点轰炸驻港日寇,切断其海上运输线。
真可谓平地一声雷,陡然而富。
转眼间,两个全副美械装备的整编军开赴战区,大批军械物资源源不断运抵。
更令人振奋的是,联合空军投入二百余架各型战机协同作战。
张司令抚摸着崭新的坦克炮管,腰杆挺得笔直。
这是他戎马生涯中从未有过的底气!
要知道,第四战区曾深陷混乱泥潭:作战报告弄虚作假成风,各级官员虚报名额、克扣军饷,官僚习气弥漫不散。
粤军与桂系明争暗斗,情报人员与地方三青团沆瀣一气。
这几乎是个烂透了的战区,张司令在此不过是个被架空的象征。
然而,当“反攻”
二字响彻云霄,一切悄然改变。
国人关起门来或许各怀心思,地域隔阂、利益纠葛让内部纷争不断;可一旦国门洞开,外敌当前,整个民族便空前团结。
这是打鬼子!
一句话,所有前嫌皆可放下,所有私利皆可暂搁。
在这面大旗下,连这个腐朽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