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进退两难(1 / 2)

加入书签

当27师团的先头部队大摇大摆地走进伏击圈时,迎接他们的是劈头盖脸的炮火。

第一轮齐射就精准地砸在了行军队列正中,顿时人仰马翻。

还不等小鬼子反应过来,两侧山坡上轻重机枪同时开火,瞬间织成一张死亡的火网。

“打!

给老子往死里打!”

师长举着望远镜,冷静地下达命令。

训练有素的战士们如猛虎下山,迅将已被打懵的小伙子分割包围。

这场伏击战打得干净利落,日寇先头部队还没搞清状况,就已被悉数歼灭。

与此同时,在林译所属各部陆续接管长沙防线后。

龙文章迅移交阵地,亲率两个主力团如离弦之箭般扑向永安。

而另一方向,宋达轩已派出多支精干小队,沿第27师团行进路线频繁袭扰,迟滞其推进节奏。

龙文章此行的任务十分明确:以最快度驰援永安,与宋达轩部形成合力,实施“围点打援”

此时的第三师团虽仍在叫嚣,实则已成困兽,真正关键的目标,是趁其援军未稳之际,将第27师团一举打残!

“第三师团喊得越凶,第27师团就跑得越急,这对我们越有利!”

战前,林译已向各级指挥官反复强调其作战思想:切忌贪功冒进,不求一口吞下胖子。

要稳扎稳打,抓住战机分批歼敌,力求打成歼灭战,而非简单的击溃战。

否则,残敌重新集结后,反而更难应付。

面对日益严峻的战局,第三师团长不得不孤注一掷。

他紧急抽调三百名步兵与一百五十名骑兵,组成两支突击支队,配属四门三八式野炮、三辆中型及三辆轻型坦克,企图在我军防线上撕开一道缺口,接应被围的37军方向部队。

此处恰是廖部防线的薄弱环节,仅有一个机炮连和一个步兵连驻守。

然而廖军长早已预判到敌军动向,早已增配了两门战防炮和107毫米迫击炮组。

当小鬼子坦克轰鸣着逼近阵地时,一连串迫击炮集中打击。

在鬼子步骑兵仓惶逃窜之际,隐蔽多时的战防炮突然开火。

炮手们沉着瞄准,命中,顷刻间便将领头的中型坦克击毁在阵地前。

随即各火力点同时爆,迫击炮弹如雨点般砸向敌军队列。

坦克接连被摧毁,步兵在猛烈的火力打击下自知不敌,很快便退了回去。

这场伏击战打得干净利落。

我军以仅十人伤亡的代价,成功迟滞了敌军突围企图。

鬼子被迫后撤重整,清点后现竟已阵亡一百一十七人,可谓损失惨重。

突围无望的第三师团只能将全部希望寄托在第27师团身上,求援电文一封比一封急促。

而这正中了林译的下怀!

正如他所料:“越是催促,越是忙中出错。”

此刻我军以逸待劳,据守既设阵地,而鬼子则是在急行军后仓促应战,双方胜负之势已分。

同样,廖军长在接到林译的电报后,立即判断了整个战局现在的形势。

他当机立断,仅留直属部队守备浏阳,主力全部驰援永和地区。

“此刻重要的不是固守,而是要主动出击,务必击溃敌军,策应全局。”

在他的率领下,部队快出击,直指第十三师团。

各部经过一整天激战,基本稳定了局面。

林译也没闲着,其麾下的工兵营已连夜抢修好长沙机场跑道。

尽管塔台损毁严重,花旗承诺的空中支援仍在夜幕中如期而至。

数十架f4f战机与b-24轰炸机组成编队呼啸而至。

伴随的运输机群也运来了急需的武器弹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