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才女风华录(2 / 3)
预期,连官媒都文称赞其“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风骨之美“。
姜茶刷着手机,看到自己雨中跪哭的镜头被做成了“破碎感天花板“动图,在各大平台疯传。
“茶茶,你看这个!”
小桃激动地捧着平板,“连北大历史系教授都在夸你演的才女!”
视频里,白苍苍的老教授正对着镜头分析:“姜茶饰演的谢道韫,在得知家族蒙冤时的微表情处理非常精准——”
“先是瞳孔收缩,再是嘴角微微抽搐,最后眼泪在眼眶里转了三次才落下。
这种克制比嚎啕大哭更难演……”
姜茶咬着吸管偷笑。
她没敢说那段戏能成功,全靠当时有只蚊子在她腿上咬了个包。
电影里最出圈的其实是三段高光戏份。
第一段是“竹林辩难”
。
谢道韫与当世大儒论道,面对刁难,她执扇轻笑:“先生以管窥天,自然只见方寸。”
随即引经据典,从《周易》讲到《庄子》,台词长达三分钟且全是文言文。
拍摄时,演大儒的老演员故意临场改词,把“阴阳之道“改成了更生僻的“冲气以为和”
。
姜茶面不改色,即兴接上“万物负阴而抱阳”
的后续论述,连导演都惊得忘了喊卡。
这段花絮后来被做成“演员的自我修养”
教学视频,播放量破千万。
第二段是“城楼送别”
。
北伐军队出征,谢道韫登上建康城墙,目送心上人远去。
没有台词,只有被风吹起的帷帽轻纱,和始终挺直的脊背。
最绝的是镜头推近时,她眼底映着千军万马,却只在转身时让一滴泪悄无声息地没入衣领。
这个镜头被影院观众称为“年度最美落泪”
,甚至有人专门带着放大镜去数她到底哭了几帧。
第三段则是“狱中绝笔”
。
谢道韫被诬入狱,在墙上以钗代笔刻下绝命诗。
拍摄时姜茶坚持不用替身,硬是学会了用金簪在木板上刻字。
特写镜头里,她颤抖的手指被木刺扎得鲜血直流,却始终保持着簪花小楷的笔锋。
“那段真是……”
陈凯导演在采访中回忆,“她刻完最后一句留取丹心照汗青,全场工作人员都在抹眼泪。”
更让观众惊喜的是电影里的文化细节。
有考据党扒出:
谢道韫抚琴时用的指法源自《碣石调·幽兰》。
她书房挂的画是顾恺之真迹的复刻版。
连喝茶时茶盏的摆放角度都符合南朝礼仪。
“这才是尊重观众智商的古装剧!”
这条评论获得二十万点赞。
某视频网站甚至开了个“《风起建康》细节解析”
专栏,第一期讲服饰纹样就破了百万播放。
最让姜茶哭笑不得的是,电影上映后掀起了一股“才女热”
。
无数家长给孩子报古琴班,书店里《世说新语》卖到脱销,连她随手在电影里插花的镜头都被做成了插花教程。
可谓男女老少通杀,现象级爆火。
“茶茶,”
梅姐拿着新合同进来,“国家博物馆想请你当文物推广大使!”
“当代人不懂文物,馆长想借你这股‘才女’东风做个推广宣传!
这也是国家的意思。”
姜茶正在教雪球作揖,闻言抬头:“可以,但我要先恶补青铜器知识。”
她可不想像上次那样,把商周的爵杯说成“古代啤酒杯”
,被网友笑了三天。
傍晚收到顾砚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