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2 / 4)
绝世佳作了。”
“你就算写不好也没什么,千万不要有心理负担,毕竟就如同李杜那般层次的前辈,也不是非要写一首七夕佳作才能证明他们的才华与诗坛地位?”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
叶轩墨听到王振生的话后,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并朝着他笑了笑。
毕竟接下来这首词可是出自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此诗词,在华夏诗坛的历史长河中,都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在所有七夕诗词的范畴内,此诗可谓是独领风骚。
在这首七夕诗词面前,大小杜不行,才女李清照亦不行,三苏也不够看,此诗可称得上是华夏千年来最优秀的七夕情词。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叶轩墨刚将第一句写出,站在一旁的庆安国二人便高声将这句诗词念了出来。
听到这第一句诗词后,很多学子的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之色,此句虽然说还是不错,可是却比叶轩墨之前那首强不到哪里去。
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大家还以为叶轩墨又能创作出传世佳作呢,没想到仅仅是一篇普通的佳作。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此句一出,原本还对叶轩墨有些失望的学子们瞬间振奋起来,一个个激动的看向叶轩墨,希望叶轩墨的下阙能够更加出彩。
“此句真是神来之笔!直接就将整个上阙盘活了!”
“此词已有传世之姿,接下来就看轩墨公子如何勾勒这下阙了,若这下阙还能有此水平,那便真是传世佳作了。”
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叶轩墨再次提笔。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一听到这一句,在场的学子就已经忍不住的开始为叶轩墨叫好。
“此词写得美啊!婉转语意中,却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
“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
王振生听到这些学子的叫好声后,不自觉的挺直腰杆,朝着一众学子抬手示意。
“肃静,莫要打扰轩墨作词!”
王振生话音刚落,这在场的学子便集体沉默,大家都想看看叶轩墨会如何结尾,是会将此词意境升华?还是虎头蛇尾?
写到此处,叶轩墨朝着江西的方向望去,远眺许久后,叶轩墨一脸相思的提笔蘸墨。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此时,王振生看着自己面前的叶轩墨,并朝他微笑了一下。
本来他决定选择投靠秦家,想与周大学士搭上线,可是就在他踏出会场的一瞬间,他的脑海中不知为何浮现出唐鸿霖的身影。
那位在先帝执政时,无论是在站队、还是做事、亦或者是决策等一切行为均无任何差错的唐状元郎。
他收下叶轩墨这位弟子是不是有什么深意呢?
虽然当今天子将自己的老师贬出朝堂,可是这位以仁治天下的天子真会不顾当年的情谊吗?
难道就不会对自己这位小师弟没点特别的关照?
当初在朝堂时,自己几次想跟随唐鸿霖下注,却因为唐鸿霖太过剑走偏锋而放弃,难道如今自己还不搏一把?
锦上添花终究不如雪中送炭。
现场的这些学子听到王振生这话语后,都激动起来。
“督学大人高义!”
“我就说怎会让这小人得志,原来是督学大人身体不适,未参与评选啊,我们差点就错怪了督学大人。”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