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殿试(二)(2 / 4)
阁首辅张嵩面前。
毕竟这殿试考卷是由皇帝御赐,交由内阁首辅拆封,他鸿胪寺卿就是个转递考卷的工具人而已。
在众人的注视中,张嵩小心翼翼的将考卷打开,将其中的考卷取出,随后看向保和殿内的新科贡士们开口道。
“仁治二十二年,恩科殿试,开考!”
张嵩话音落下后,一阵宫乐响起,仁治皇帝便起身按照惯例准备离场。
大殿内的所有人都需三叩九拜恭送仁治皇帝离去。
众人行礼后,仁治皇帝便离开了保和殿。
仁治皇帝离开后,很多官员也都离开了大殿,只剩下本次殿试的监试官,但本次监考的阵容也非常强大,足有内阁大学士两人,协办大学士三人,还有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工部尚书三人,翰林院掌院一人,国子监祭酒一人。
很快,殿内的小太监们便将考试的桌凳摆放整齐,一众新科贡士在监考官的指引下依次落座,等待礼部官员分发考卷。
拿到考卷后,一众新科贡士这才算是松了口气。
此时,叶轩墨也看到自己的考卷,这考卷上有三道策问题。
第一题问得便是女真之事。问各位考生对于女真的看法,题目宽泛,可畅所欲言。
第二题则是黄河水患。不管是何朝代,这黄河水患都是个大问题,每隔几年便有无数百姓因为水灾流离失所,至今丧生者数以百万计。
第三题是关于海禁的。先帝在时,因倭寇作乱,故而关闭了市舶,虽然确实有效的减少了倭寇作乱,但是这海上经济也遭到了打击。
叶轩墨看完这三题后,他就明白了,这三个策论分别代表了边关战事、百姓疾苦、国家经济。
等叶轩墨看完试题的还是,这保和殿内的其他考生也都看完了考题,他们没想到这次的殿试居然与往年不同,居然一次有三题,每一题还都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这三题可不好答啊,答题简单,关键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答得漂亮,能够说到仁治皇帝的心底里。
这是所有考生最后一次机会了,大家都知道仁治皇帝与以前的皇帝不同,每次殿试他都会用三天的时间仔细阅读每一位考生的答卷。
从仁治皇帝上位至今,已有上百位会试排在一百二三十名开外,本来与进士及第或进士出身无关的考生成为翻身。
一众考生看着自己面前的草稿有些愣神,现在便是一考定终身的时候了。
听到这位的话后,这些新科贡士便老老实实地听命走向各自的浴桶,这浴桶旁边的小太监会收取他们身上的所有物品。
叶轩墨看到这一幕后,就知道为何没人搜身这一关了,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呢。
不到一盏茶的时间,所有的新科贡士都换好衣服从自己的区域走出。
等所有人再次列队排好后,这位公公朝着一行人行了一礼道。
“诸位,随咱家走吧,前往记住刚刚咱家在宫门外说的话。”
说完之后,这位公公便将队伍交给礼部的官员。
“夏大人,这新科贡士就交给你了。”
此时,这保和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都期待着本届新科贡士到来。
这位礼部的官员带着一众新科贡士来到保和殿殿前,等待仁治皇帝的旨意。
“宣仁治戊子年新科贡士入殿觐见!”
“宣仁治戊子年新科贡士入宫觐见~!”
一阵阵宣旨声从保和殿传到他们的耳朵里,得到仁治皇帝的旨意后,这位礼部官员这才敢带着本届新科贡士朝保和殿走去。
进入保和殿后,一众新科贡士便看到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