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小传胪(2 / 4)

加入书签

的来。”

众人看到这位小太监如此客气后,一个个也都非常礼貌的回了一礼。

这太监可是天子内侍,不能小觑,就算人家现在只是一个小太监,可是这未来谁能说的准呢?

历史上因为得罪太监而没有好下场的例子还少吗?

再次进入皇宫之内,众人也是老老实实地,不敢随意东张西望。

来到一处宫殿门口后,这位小太监看着一众学子微笑道。

“诸位大人,还请你们稍等片刻。”

叶轩墨一行人听到这话后,自然是赶忙答应下来,此时的他们才敢小心谨慎的打量四周,看到头上的牌匾才知此处便是御书房。

待这位小太监进去禀告过了一小会,一个尖细的声音从宫殿内传出。

“各位高才入殿。”

听到这声音后,叶轩墨一行人这才朝这御书房走去。

进入御书房后,十人便看到了坐在御书房内的仁治皇帝。

“学生叶轩墨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学生诸葛志明拜见陛下……”

仁治皇帝看到这一幕后,微笑着开口道。

“尔等不必拘礼,今日朕只是找你们闲聊几句。”

随后,仁治皇帝便当面考校了十人的功课情况,看看他们的基本功是否扎实。

考完四书五经之后,他又开始问几人策论的详细情况,殿试时可有什么没有注意的地方,若是真有机会打算怎么实施。

两个时辰之后,仁治皇帝非常满意的点点头,还好,这一批的考生功底还是非常扎实的,他还是比较满意的。

“不错,今日考校,朕知尔等都是有真才实学之辈,朕希望你们若是留在翰林院,那便好好沉淀自己,等朕启用你们的一天。”

“若是你们外放做官,那便要为百姓服务,朕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一定要让百姓满意,你们要做能为朕排忧解难的能臣!朕希望你们十人不要让朕失望。”

仁治皇帝说完之后,叶轩墨十人便跪下谢恩。

“学生定当谨记于心,不负天恩!”

叶轩墨知道皇帝什么意思,只要你们能够做事,能做能臣,那你们贪污腐败什么的他不会管,毕竟从古至今,皇帝都不会去管这种事情,臣子贪污腐败就等于是主动将把柄递到皇帝的手中。

这是一种取信皇帝的手段,最有名的例子便是和珅,说清朝第一能臣可能有人反驳,但是绝对能算的上清朝前十的能臣。

离开皇宫之后,叶轩墨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自己将来要不要贪呢?

叶典庆听完叶轩墨的解释后,有些忍不住的乐了起来。

此时的他也不打算问叶轩墨考的如何,毕竟这殿试是不会罢落考生的,而且以他这会元的身份,怎么都是个进士出身。

若考上庶吉士,便留在京城入翰林院,虽然翰林院前期是没有权利,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是太祖皇帝定下的铁律。

只要熬到后面,那可就是文臣的巅峰了。

次日,被仁治皇帝任命的十位阅卷官来到皇宫之中,其中有文华殿大学士张嵩、东阁大学士赵睿识、六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以及协办大学士周道登。

这殿试审卷流程是十位阅卷官轮流查阅考卷,若是非常满意便在考卷上画个圈,若是觉得一般便画一个三角形,若觉得不好,便画一竖。

在仁治皇帝之前,其实还有一等便是在考卷上打叉,可仁治皇帝认为此事不妥,他认为考生都是畅所欲言,站在他们自己的角度肯定是正确的。

你打叉岂不是否定人家,打消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