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君为天下父(3 / 4)

加入书签

p>

古代的读书人为什么少,那便是因为读书太困难了,本朝还稍微好一点,慧宗皇帝在大周各县都创建了书店,只需十文钱便能接触书本。

但这也解决不了问题,因为读书的难点在于需要请教先生逐字逐句的去教导学生发音与文章的含义。

这花费的时间与金钱太多了,普通的学生学习几百个汉字可能要几年的时间,而且每年都要向先生提供大概二两银子,初期学习汉字对于农家就是一个天价。

而如今叶轩墨创造的新识字法却将这时间压缩到了极致,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

也就意味着识字的成本大幅度下降,农家子弟也能够轻松识字,不会再出现那种农家为了从众多子弟中挑选一人读书,而全家翻脸的场面了。

还有就是这新识字法能够固定读音,不像之前,因为口口相传,导致有很多古汉字的读音都泯灭于时间长河中。

而且一旦推行,将极大的促进文明发展,现在的官话普通家庭是不想去学,也没机会去学,可现在情况改变了。

一旦新识字法推行,那便是如同始皇“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一般的功绩。

确实,这对于天下百姓来说,这新识字法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可是这种方法对于各大世家来说,这就是一个天大的坏消息,它皇家不过就是天下最大的世家罢了。

一旦底层人民读书启智,那就太可怕了。

为何朝堂要以八股取士,那便是想要天下的聪明人,读书人全部都进入到这八股的牢笼内,让他们钻研章句,白首穷经,这样他们就不会闲着没事多想,不容易被歪门邪道诱惑。

只有这样,才能稳固大周的江山,只要这些有才华,有学识的读书人不胡闹,那即使其他人想造反,那也不过是一群草寇,不足为惧。

此刻,陪伴在仁治皇帝身边的海公公也思量清楚了其中的关节,他现在的脸色变得煞白,直接朝着仁治皇帝跪了下去。

“陛下,臣请陛下下令拿下叶轩墨,叶轩墨此举是在动摇我大周根基啊,陛下亲赐他文魁之名,他不思量如何报答圣恩,却想出这等歪门邪道来断我大周基业。”

“请陛下准许臣率护龙卫诛杀此子!”

王安看到海公公这表情后,他也瞬间反应过来,是啊,之前他只关注皇孙能在短时间内学会《三字经》,却忘记此新识字法带来的危害了。

他们都是天子近臣,自然要优先考虑皇家,而不是普通百姓。

现在的他们已经忘记自己也是出生于普通农户之家,他们忘记了当年家里太苦,他们最终走投无路才选择了进宫做阉人的这一条路。

想通之后的王安也立马跪下磕头请求道。

“陛下,此事就交由臣来做吧,是臣与叶轩墨有旧怨,那日和他争吵之后,我便怀恨在心。”

“毕竟先帝在时,若不是这些佛郎机人插手,这倭人怎么可能如此猖獗?我见叶轩墨居然敢教导皇孙佛郎机人的文字,故而愤懑难平,今日失手将其打死!”

仁治皇帝瞧见自己面前这二人如此举动后,他的内心其实也不平静,此举确实是造福百姓的好事,但是却容易动摇大周根基。

为何古代要推行愚民政策,那便是因为只有广大底层民众在愚昧的状态下,封建王朝才能得以延续,或者说,这愚民政策是封建王朝得以延续的基本保障。

为此,古代封建王朝为了让民众变得愚昧,他们控制底层民众思想,大肆鼓吹君权神授,以此来不断强化自身的统治的权威性和正统性。

还控制底层百姓的流动,让他们无法从外界获得信息,还降低了他们聚众造反的可能,用各种方式来稳固自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